圣师大德兰的座右铭,事实上也应成为每位司铎的座右铭。
在元代的大德年间,扬州富户吴防御和宦官之族的崔君毗邻而居,两家往来甚密。吴防御刚生下女儿起名叫吴兴娘,崔君的儿子叫崔兴哥,两家就给兴娘与兴哥订下了婚约,崔君家用一只金凤钗作为聘礼。
是不是仇人,是不是魔鬼撒下了莠草的种子?为什么修道人,这些到处向人宣讲天主是爱的人,这些时时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的人,却如此难相处呢?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德肋撒修女分别于1984年和1985年到访切头山圣地。切头山纪念馆是个三层楼的建筑,拾级而上,首先是博物馆,馆内保存着韩国天主教的有关资料、史料和遗物。
因此,还望读到拙文的神长教友为在天乡的家母德肋撒继续献祭祈福!母亲临终前,姐姐和哥嫂及亲朋哭着和母亲道别,让我一度难受得跟着落泪。
我长久以来一直渴望前往德肋撒姆姆服务地——印度加尔各答做志愿者。向老翁提出这个额外的请求后,他出乎意料地立即答应了。这种不计成本的支持让我深受感动。
叶拴巧和儿子及女儿耶稣伴随她,奇迹不断耶稣升天前在加里肋亚山上给他的宗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我的人必有这些奇迹伴随他们,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
爱把这个爱的繁体字形象地描画下来,正像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的身体,左边像一个兵士用枪刺透了他的肋旁,立时流出了血和水。(若19:34))。善羔羊在上,口在下,出自羔羊的话即为善,天主的圣言就是善。
这样的承重结构,这种骨骼叫做肋架券。既承重、又美观。正是由于内外两方力量的均衡,处于中间的墙面才可以造的薄薄的墙体上。
他第一个认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那位纳匝肋木匠是默西亚,天主子。他肩负了圣教会重要的使命,与其他宗徒们奉耶稣基督之名将福音传扬到整个罗马帝国。刑场上,为了向他的主表达忠贞的爱,自愿倒钉十字架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