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追思分享:携手传递杨道公老师的大爱
2013-12-17

大家手中的这篇长篇报道就是去年的采访,好在杨老师去世前夕发表了。我们作学生的都知道,杨老师是多么慷慨大方而又非常仁义的一人!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从来不接受别人的捐献。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46-50号)
2025-09-18

答:它们具有开端、引导与准备的作用,帮助信友形成团体意识,并使大家预备好心灵,当地恭听天主的圣言和参与感恩圣祭。问: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礼会被略去或以特殊方式举行?

当代教友使命
2004-11-04

现在,无论平信徒还是主管人员身上很多时候所缺乏的不是宗教知识,恰是综合素质的缺乏。而综合性素质的提高却不是短期集训可以达成。

杨绛:(怀念)劳神父
2014-12-23

好有一个王子路过,他听了叫花子的话,就把他请到王宫里,叫人给他洗澡,换上漂亮衣服,然后带他到一间很讲究的卧室里,床上铺着又白又软的床单。王子说:这是你的卧房。

一衣带水 和美教会(二)
2013-03-04

记得有一次我找到了一些书籍准备做电子扫描,好有一位同学在使用大型扫描仪,于是我在附近等待他扫描完再去。此时,一位叫刘巧明的老师,马上对那位同学说:你还有多少呢,这位老师要用,请你快一点马上结束。

罗马:新教宗为少年感化院青少年洗脚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2013-03-30

這個儀式若把女性排除在外,並不當。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21-26号)
2025-09-11

答:这是教会的一份正式文件,专门指导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当地融合罗马礼仪,既尊重地方文化,又不失去礼仪的普世性和核心精神。问:谁来决定这些重大的适应?

浅谈圣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跨文明对话中的精神互鉴与价值共鸣
2025-09-24

在科技理性膨胀的当代,这种对“超越性精神家园”的追寻,能弥补工具理性的局限——正如《圣经》中“爱人如己”的命令与中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都能为构建人类和谐命运共同体提供伦理基础。

台湾老人鲁南纪行
2014-05-19

因为今天(农历七月二十七日)是我满六十五岁的生日,感谢天主赐给我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第四十六届普世圣召节文告
2013-02-26

《天主教教理》就很当地提醒我们,天主的主动也需要人自由地回应;积极回应的先决条件就是时时接受、且认同天主对每一个人的计画;受天主召叫的人,必须欣然接纳天主慈爱的主动,使成为有约束力的道德命令、对天主献上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