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台湾老人鲁南纪行


2014-05-19 11:06:01 作者:台湾 吴嘉玲/文 王台荣/图 来源:《信德报》2014年4月3日,13期(总第577期)

    2012年9月9日至23日,我们在鲁南朝圣15天,自台湾出发到山东的济南、青岛、阳谷县、平阴县、济宁、曲阜、兖州、沂水、单县、曹县等,最后又折返济南,回到台湾。此次朝圣的策划人、圣言会已退休的薛保纶神父,以90岁高龄,身负领队之重责大任,带领我们3个60岁以上的老妇,漂洋过海、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一路走完全程,非常令人钦佩。
    我过去对朝圣的刻板印象是:到世界有名的地方,看宏伟壮观的大教堂。然而这次旅行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参观的几个大教堂,都因整修而不开放,或已被破坏失去原貌。所以,我对朝圣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想法:朝圣地的“硬件”会毁坏、会关门、会整修;朝圣地的“软件”却是无所不在的,且与我们同行,随时为我们开门,欢迎我们接近。下面辑取几个难忘片断,与大家分享。


年过九旬的薛保纶神父(左)与郭富德神父久别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60年后的重逢
    八点多离开平阴的宾馆前往济宁市。我们先去济宁河堰门天主堂拜访本堂郭富德神父,并与他共进午餐。已93岁的郭神父个头和薛保纶神父一般高,除了有些许重听,身体仍健朗,步履稳健,声音沉着有力,胃口也很好。1949年他同薛神父一起自山东去菲律宾进修,1951年郭神父经香港回到山东,薛神父后来从菲律宾到了台湾。这对情同手足的神父在天主的护佑下,于不同的环境中工作,光荣天主。如今二人都已九十多岁,多年不见的好友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也令我们后辈感动。
    下午到济宁戴庄天主堂参观。与本堂孙建波神父见面之后,我们立即跟随他参观一百多年前天主教圣言会由阳谷县坡里庄迁至济宁戴庄的总部。一路上孙神父很少讲话,有郭神父和薛神父两位前辈神父在他身边,他静静地听他们俩人一搭一唱的谈话。两位老神父十来岁时,就加入了圣言会的大家庭。回忆这儿时的一草一木都是熟悉及浓浓挥之不去的记忆,而且随着年岁渐增,他们更加怀念数十年前,在此初学和修道的点点滴滴。今天他们是真正的“回家”,俩人既兴奋又感慨地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薛神父笑谈他当年进入圣言会初学院由于年少稚气未脱,发生的不少趣事。当然也有许多辛苦的学习过程,最难忘的考验是冬天下雪的日子。教堂钟声每天早上五点钟准时响起,这些进修会初学的孩子们,总是要赖床再睡几分钟,最后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孩子们眯着惺忪睡眼,半醒半睡匆匆穿上御寒衣裤飞奔出宿舍,顶着迎面袭来的大风雪,经过约五分钟的路程,及时赶到圣堂参加早课。这时好笑的事发生了,有些孩子竟然把衣服里外反穿,长裤前后穿倒了!听他将一箩筐的往事娓娓道来,好似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了往昔的岁月。
    我们走到荷花池畔,花季已过,但见深绿的池水偶有小雨滴入水面,此起彼落地开出大大小小的水花,自成秋日雨中另一种风景。两位神父坐在池塘中央的凉亭休息,回忆每逢六月初夏,荷花绽放的美景及赏荷盛况。特别在早饭后短短的休息时间,小修院初学的孩子们,聚在凉亭观荷或在凉亭旁的假山周围嬉戏。如今看不到当日荷花盛开的荣景,但是在郭神父和薛神父的心中,有一方永远开满荷花的水池。
    次日清晨,我们前往济宁河堰门天主堂,参加六点钟的弥撒。这台弥撒是由本堂郭富德神父和薛保纶神父共同主持。两位昔日的老同学精神饱满地站在祭台上,完全显不出昨日一整天参访活动的疲累。
    两位老神父年轻时共同修道、学习。因历史因素,二人分隔海峡两岸。如今重逢,并肩站在祭台上共同主持弥撒,带领海峡两岸的信徒,同声祈祷谢恩,并祈求天主护佑这块他所喜爱的黄土地和隔海的岛屿,以及两地的善良人民。
    弥撒结束后,我们一起到黄淮宾馆共进早餐。快八点半时,郭神父起身要回教堂工作,这也是道别的时候了,两位昨日才重逢的老人,相互拥抱,紧握着手互道珍重。

虔诚的孟先生夫妇

    第五天一早我们自蒙阴出发,回到济南住进宾馆,已过了下午两点。我以为今晚可以抽空整理这几天的旅游活动记录和资料。但是,薛保纶神父请同行的范姜吉雄修士帮忙,在他们房间安排一台弥撒。
    六点左右到薛神父房间集合。神父的侄孙一家三口和堂叔一家三口已在房内。我们第一天在济南洪家楼天主堂见过面的教友孟先生夫妇,提了一个小木箱也来了。小小一个宾馆房间里有十三人,真是热闹。
    孟太太打开带来的小木箱,拿出一块绣了浅色花草的洁白长桌布,铺在房间唯一的一张大案上,这就是今晚弥撒的祭台。孟先生帮忙自小木箱内小心翼翼取出一座苦像,及一对白蜡烛并点燃,然后双手捧着圣爵,恭放在祭台上。孟太太又从小箱里,拿出一件白净的祭衣和鲜红的领带给薛神父穿上。
    孟先生夫妇俩熟练及专心地安排弥撒前的准备工作。这原本不起眼的小房间,经过他们虔心诚敬地布置,顿时转变为一间充满神圣感的庄严的小教堂。
    薛神父在讲道中首先感谢天主在过去五天的行程中的一路陪伴,看到各地教堂的复兴及教友的热情虔敬,为此献上感恩与祝福。
    望着年过七十的孟先生夫妇,我想起第一天在济南洪家楼天主堂相见时,他俩热心地全程陪我们与吕主教见面及参观教堂。孟先生还特地送给我们每人一串长长的蓝色七苦玫瑰经念珠作为见面礼。范姜修士告诉我们,这念珠是孟先生自己买材料,亲手一颗颗串起来的,一年多来已串了上万条。他义卖念珠,所赚的钱捐给正在济南附近规建的圣母山。
    那天的回程路上,孟太太爽朗且中气十足地告诉我们:她和先生祖籍都是江苏,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山东的工厂。他俩本来并不认识,因在工厂里是同事,后来相识结婚。现有一子在外地,已成家立业。她现在和先生每天早上从住家走路到洪家楼天主堂参与弥撒,并帮忙堂务工作。单趟约四十分钟的路程,正好可以锻练身体和脚力。遇下雪天就在家附近的教堂参与弥撒和服务。他们真是风雪无阻地每日进教堂。接着,孟太太特别强调:他俩现在生活的重心就是为天主和教友服务。自她坚定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孟先生夫妇“敬天爱人”的信仰和具体的生活实践。

最好的生日礼物

    走出兖州天主教堂,来到热闹的新世纪南路,往前走约三分钟再转进一个巷子,看到一家炼煤厂,有工人正在一大堆黑煤块中铲煤。这个炼煤厂以前也是教堂建筑群之一。我们要拜访的“圣家献女传教修会”就在炼煤厂的正对面。
    修女会的院子很大,院里有许多修女们亲手栽植的果树和青菜。成熟累累的石榴果,在阳光照射下,诱人垂涎。李修女带我们参观修会,这是一栋二层楼建筑,是一百多年前德国教友捐建的。整栋楼保持维护得整洁有序,设备也很周全。二楼有许多房间是修女的宿舍和学习及避静场所。一楼有一个约可容纳百多位教友的圣堂。
    我们进入圣堂时,看见右侧的窗边,有一位老人跪在凳上,就着窗外照射进来的光线,低头专心读经祈祷。我们的脚步声惊动了这位老人,她抬头看着大家,我们趋前向她问候。老人起身介绍自己是修会的修女。
    看她行动缓慢,步履蹒跚,应是有一把年纪了。她说今年96岁,17岁时入修会。这位瘦小的修女姆姆虽然年事已高,说话声音却很清亮,布满皱纹的脸上一直挂着喜悦的微笑。我们被她的喜悦感染,都争着与她拥抱和合影。我当然也不落人后,逮住一个空档与修女姆姆抱在一起,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因为今天(农历七月二十七日)恰是我满六十五岁的生日,感谢天主赐给我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
    高龄96岁修女姆姆所在的“圣家献女传教修会”,是圣言会德国籍会士韩宁镐主教于1910年10月在兖州创立的,至今已有102年的历史。当年是为了在传教区培养本地修女而创立的一个中国修女会。以“同心同德弘真道、献灵献身法圣家”为修会精神,奉纳匝肋圣家为楷模,效法耶稣、玛利亚、若瑟之芳表,唯命是从,成就主旨,默默承行,传扬天主福音,建立基督化家庭为宗旨。修会的修女以堂区牧灵、传教工作为主,兼训练女传教员,兴办中小学、幼儿园及托儿所,并设有诊所、孤儿院、安老院、残障院。
    目前圣家献女传教修会在大陆有170余位年轻修女,于10个省服务。她们大多在偏远地区、乡村、诊所、孤儿院和麻风病院,为穷人服务。
    我们在圣堂遇到的这位高龄修女姆姆,自圣家献女传教修会的创会初期就已进会,她在穷乡僻壤为病人或穷苦无依的孤儿和老人服务了数十寒暑。如今她依然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地在圣堂内跪着读经祈祷,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拿着长竹扫把打扫修会的院子,真是令人佩服及羡慕!


作者同96岁修女(左)合影

本文标题:台湾老人鲁南纪行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