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回归是什么?假如我们没有离开的话,又怎么能算是回归呢?也就是说本来我们和自己家人、亲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合一与共融、彼此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是双重的幸福,多么其乐融融的一个境界啊!
正是有感于宗教信仰对伦理道德的巨大价值,所以俄国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发出了“假如没有上帝,道德如何可能”的追问;也正是宗教伦理价值的巨大和各种宗教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共通性,所以宗教成为当今寻求普世伦理的重要资源
因为谁爱天主,他也应当爱天主所爱的人。假如我们爱人,假如我们彼此相亲相爱,天主就在我们内,他的爱在我们内要变成圆满的。(参若一4:11-17)爱是从天主来的。
故事:不知曾经有多少人,在看了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如果世间真有灵丹妙药,可以让她重见光明,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无论哪种宗教传统,都必须面对苦难的现实;无论拯救、觉悟或解脱意味着什么,都必须对人类的苦难有所回应;无论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等,假如他们的任何信条可以被当作忽视或容忍人类苦难与地球苦难
假如能有周公那样的才智和美德,别的东西也就不值一顾了!
假如天主允许的话,请你把话带回来告诉我。”一天夜里,圣斯德望做了个梦,他看见那位死了的修士飘然而来,告诉他说:“天主对修院非常满意!”梦醒后的斯德望回味天主的圣言,更加坚定了信心。
但是,假如果真如此,假如天主没有能力介入世界,那么,祂的爱就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也就不是真实的,甚至也就不是真爱,也就没有能力实现许诺的幸福。在此境遇,信不信祂也就完全无所谓了。
谈到校牧的职能,赖神父打比方说:假如把学校比作一个堂区的话,那么,这个堂区的牧灵工作就归我管。校牧的主要任务是规划、整合学校的牧灵福传工作。在天主教大学里,大致可分为内外两大区块。
①(引自余杰“《假如遇到德兰修女》读“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文”2006、3、25发表在“基督徒”)②同上③同上④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第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