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北京朝圣散记
2017-12-22

走出圣堂门,便瞻仰正上方圣比约十世教宗的牧徽雕刻,这在国内外教堂设计史上实属罕见,表达天主教会是从宗徒传承下来的,传承着正统大公的信仰精神。

关于“诸圣相通功”,你知道多少呢?
2017-12-22

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我们清楚看出教会存在于三种状态中,即现世旅途中的教会,结束此生,正在净炼的教会,以及已在天上享受永恒光荣生命的天上教会。

利玛窦——东西文明融汇的典范
2010-05-11

在缅怀利玛窦神父逝世400周年之际,每个基督徒应遵循梵二大公会议:适应时代,改革开放,开展对话的训导。

教会礼仪年简介
2007-01-05

在梵二大公会议前的礼仪运动中,曾有一些礼仪学者以不同的名称,来讲解礼仪年。此名词在17世纪首次出现,之后藉盖郎惹神父的十五册巨著“礼仪年”传布开来。

选举教宗会议:中世纪的历史与未来
2025-04-30

他于1274年在举行里昂第二届大公会议时,颁布了《那里有危险》(CostituzioneUbipericolo)法令,正式设立选举教宗会议,并为会议制定了详细的规则,规定在教宗去世后10天,枢机们在教宗去世的大楼中聚集

耶稣的硬道理
2024-08-22

自从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之后,以“赶上时代”为口号,却放弃了“信仰的时代精神”,所以,我们中间的“专家”、“学者”、包括有些主教神父们,花很多的时间学习各种社会学科的知识,而在自身的信仰和圣经灵修等方面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6-20号)
2025-09-10

注:[22]参看「礼仪」n.41;「教会」n.11;「司铎」nn.2,5,6;「主教」n.30;「大公」n.15;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mysterium),1967/5/

方济各教宗对移民特别的牧灵关怀
2025-04-25

教宗在每年的移民与难民日发表文告,表达对移民与难民的关怀。迈向更伟大的我们(2021):这是2021年世界移民和难民日的主题。

从刚恒毅的五点主张谈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
2012-02-14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教会本地化建设多集中体现在礼仪改革上面。台湾教会从本地化神学理论的思考和本地化礼仪精神的实践两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创新。

提倡节俭为教会当务之急
2017-02-22

现任教宗在2014年的四旬期文告中也明确地表达:天主的富裕不是藉着我们的富有来传递,而是永远只能透过我们个人及团体的贫穷来传递,并因着基督的圣神而生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