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6-20号)


2025-09-10 10:08:07 作者:刘铎

第一章

感恩庆典(弥撒)的重要与崇高

原文

16. 举行弥撒,是基督及按圣统制组织起来的天主子民的行动。对普世教会、地方教会,和每位信友而言,弥撒实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中心[22]。弥撒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世界的行动高峰,也是人们在圣神内,藉圣子基督,钦崇天主圣父的敬礼高峰[23]。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其它所有礼仪行动,及信友生活的一切行动,都与弥撒圣祭有关,并由此发源,亦归宗于此[25]

问答解读

问:举行弥撒是谁的行动?
答:弥撒是基督和按圣统制组织起来的天主子民的行动。这意味着弥撒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整个教会在基督内共同向天主献上的敬礼。

问:弥撒对教会和信友有什么重要性?
答:弥撒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中心。无论是普世教会、地方教会,还是每位信友,都应以弥撒为信仰生活的核心。

问:弥撒在天主的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弥撒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世界的高峰行动,同时也是人们在圣神内,藉着耶稣基督,向圣父献上敬礼的高峰。这意味着弥撒是天主与人之间最完美的交往和敬拜。

问:弥撒与礼仪年的关系是什么?
答: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弥撒让我们纪念救赎奥迹,并以某种方式让这些奥迹在我们眼前活现。每次弥撒都帮助信友回想并参与基督的救赎。

问:弥撒与其他礼仪行动和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
答:其它所有礼仪行动,以及信友生活中的一切善行,都与弥撒圣祭有关,并由弥撒发源,也归宗于弥撒。这意味着弥撒不仅在教堂里,而是影响信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原文

17. 因此,为举行弥撒——主的圣筵,极须妥善安排,务使圣职人员与信友,都能各按其位,妥善参与,以获得更圆满的效果[26]。主基督正是为使人获得该项效果,而建立了自己体血的感恩祭,并托付给祂钟爱的净配——教会,作为祂死亡与复活的纪念[27]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举行弥撒需要妥善安排?
答:因为弥撒是“主的圣筵”,是最神圣的礼仪。若要让圣职人员和信友都能充分参与,就需要清楚分工、认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更圆满的效果。

问:在弥撒中,圣职人员和信友各自的角色是什么?

答:圣职人员主要负责主持和施行圣事;信友则以祈祷、歌唱、聆听和领圣体等方式参与。各按其位,才能共同完成整个礼仪的圆满。

问:基督为什么建立感恩祭?
答:主基督设立圣体圣事,就是为了让人借着弥撒真正分享祂的体血,得到救恩的恩宠,并让我们时刻与祂结合。

问:弥撒为什么要称为基督死亡与复活的纪念?
答:因为每一台弥撒都是让基督的逾越奥迹——祂的受难、死亡和复活——再次临在于我们眼前。弥撒不是单纯的回忆,而是使我们真实地进入祂的救恩工程。

问:为什么说感恩祭是托付给教会的?
答:因为基督把祂的体血交给了祂的净配——教会,叫教会代代举行弥撒,使世世代代的信友都能参与祂的逾越奥迹,直到祂再来。

原文

18. 举行弥撒时,应依照每个礼仪团体的性质与环境,妥善安排,务使信友满怀信、望、爱三德,在身心双方面,都能有意识地、主动地、完备地参与礼仪。因为这是教会所渴望的,是礼仪本质所要求的,也是信友因着圣洗,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28]

问答解读

问:举行弥撒时为什么要依照礼仪团体的性质与环境来安排?
答:因为不同堂区、不同团体有各自的特点。根据环境来安排,可以让信友更容易进入礼仪,更好地参与弥撒。

问:信友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参与弥撒?
答:信友应该满怀信德(信赖天主)、望德(盼望天主的救恩)、爱德(爱天主和爱人),这样参与弥撒才是活泼而真实的。

问:为什么说参与弥撒要“身心双方面”呢?
答:因为弥撒不只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而是要全心全意投入:口中歌唱祈祷,心中默想回应,身体姿势(如跪、站、坐)都要与祈祷相一致。

问:弥撒中的“有意识地、主动地、完备地参与”是什么意思?
答:有意识地,就是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主动地,就是积极回应祈祷和礼仪动作;完备地,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而不是心不在焉。

问:为什么参与弥撒是信友的权利和义务?
答:因为通过圣洗,信友已成为教会的成员,也分享了基督的司祭职。参与弥撒不仅是信友应尽的义务,也是他们作为天主子女的权利。

原文

19. 虽然信友的临在与主动参与,能更明显地表达出弥撒的教会本质[29],然而即使信友不能参礼,感恩祭仍常保有其实效和尊贵,因为这是基督与教会的行动,司祭在圣祭中执行他的主要职务,并且常是为了人们的得救而行动。

为此,在可能范围内,司祭宜每天举行感恩祭[30]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说信友的临在和参与很重要?
答:因为信友的积极参与能更清楚地显示弥撒是整个教会的行动,而不是司祭一

个人的事。弥撒是天主子民和基督一起向圣父奉献的祭献。

问:如果信友不能来参加弥撒,弥撒还有意义吗?
答:当然有。即使没有信友在场,弥撒依然是基督与教会的行动,依然具有圣事的效果和崇高的价值。

问:弥撒在没有信友时,司祭为什么还要举行?
答:因为司祭在弥撒中是代表基督行事,他所献上的感恩祭始终是为了人类的得救,即使没有人在场,圣祭的功效仍然惠及整个教会和世界。

问:为什么鼓励司祭每天举行弥撒?
答:因为弥撒是救恩的泉源,每一次举行都把基督的救恩带给世界。司祭每天举行弥撒,不仅是履行自己的使命,也是不断为信友和全人类祈祷。

原文

20. 举行感恩祭,就如所有礼仪一样,取用有形的标记,以培养、增强、并表达信德[31]。所以要特别注意:应选择并采用教会所提供的方式和要素(elementa),按照人们和地区的情况,使信友更能主动地、完备地参与,并能获得精神效益。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说弥撒要用“有形的标记”?
答:因为人是身心合一的,需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表达信仰。弥撒里的饼酒、祭台、经文、圣歌,都是有形的标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并活出信德。

问:这些有形的标记有什么作用?
答:它们能培养、增强、并表达我们的信仰。比如圣体的饼酒让我们看到基督真实地与我们同在,歌唱与回应祈祷能激发我们内心的信德与热情。

问:为什么要依照地区和团体的情况来安排?
答:因为不同地方的文化、语言和环境不一样。按照当地情况安排,可以让信友更容易明白礼仪的意义,也能更主动、更全面地参与弥撒。

问:为什么必须采用教会所提供的方式和要素?
答:因为礼仪不是随便创造的,而是教会托付的宝藏。只有依照教会认可的方式和要素举行,才能确保弥撒忠实于信仰,并真正成为培育和滋养信友的源泉。

注:

[22] 参看「礼仪」n. 41; 「教会」n. 11; 「司铎」nn. 2, 5, 6; 「主教」n. 30; 「大公」n. 15; 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 mysterium), 1967/5/25, nn. 3, 6, AAS, 59 (1967), pp. 542, 544-545.

[23] 参看「礼仪」n. 10.

[24] 参看「礼仪」n. 102.

[25] 参看「礼仪」n. 10;「司铎」n. 5。

[26] 参看「礼仪」nn. 14, 19, 26, 28, 30.

[27] 参看「礼仪」n. 47.

[28] 参看「礼仪」n. 14.

[29] 参看「礼仪」n. 41.

[30] 参看「司铎」n. 13; 《天主教法典》(Codex Iuris Canonici), can. 904.

[31] 参看「礼仪」n. 59.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6-20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