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者需要一块面包,他倾尽所能;软弱者需要一句安慰,他倾心聆听;心灵迷惘者需要指引,他奋勇地带领。种种善行早已融入他日常的言行里,成为他在尘世为主“作见证”的最佳注脚。
一个西方哲学家说人是唯一不凭靠面包而活着的存在物。若是没有意义,人是活不下去的。信仰给人的生命以意义。信仰与所信仰的对象是否客观存在没有必然联系。
与基督擘开的身体同行,开辟出一条共同分享圣体之路:与饥饿的人一同分享面包,拆除贫困与不平等的藩篱,这些也都是「圣体的行动」,在其中,所有的基督徒被召叫一同工作。
尤其突出的一段是基督用五个面包、两条鱼喂五千个人。在三年困难时期请他老人家来显这个灵就好了。我得说,《福音》就其结构、语言,还有意料之外的情节发展,都是写得很成功的文学作品。
教宗接着说:我在忍耐的天主子民身上看到圣德:将子女抚养成人的女人、为家里赚得面包的男人、病人、年迈的神父,他们有很多创伤,却仍有微笑,因为他们服事了上主;还有埋头苦干的修女们,在隐秘中活出圣德。
男女隐居者,归属古老修会或新的组织,或者是直属主教者,藉着他们内心和外在的与隔离,在为现世之无常作见证;藉着斋戒与苦行,他们表明人不仅靠面包生活,也是靠上主的话生活(玛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