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破坏了约的公平性、自由性和不可轻易更改的原则,所以算不上真正的约。
其实,按礼仪年历的优次原则,各个别教会,也可在她们的专用日历中,将她们的主要主保日,列作「节日」庆祝。
同时,利玛窦的灵活也没有违背信仰和科学原则。万幸的是,利玛窦这次修改中文世界地图没有成为众矢之的。日后,无论其耶稣会同会会士还是其他修会会士,虽然都明知利玛窦的“错误”,但都默认和接受了。
奥古斯丁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原则:“我信,为能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信仰与理解的正确次序。信仰并非理解的终点,而是理解的起点。我们首先需要透过信德,接受天主的启示,如同孩子信赖父母的话语一样。
晚年,杨振宁先生谈及人生意义时,引用了中国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并认为“德”就是做人的原则。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做得还不坏,而且是非常中国式的”。
清明节,终于回归为中国人的重大节目。清明节祭祖,这是孝道,源于传统,合于民心,发自内心。今年清明节,三天假期,内心被触动,我开始想应如何祭祀,感到了茫然。首先,我想了解,祖先之灵到底在何处?
福传之路上遭遇如此重大灾难,她没有半句怨言,没觉得半点委屈,更没有说天主对她不公平,只有心灵对天主的愧疚,只有没有成圣的遗憾,只有对中国亿万同胞的牵挂。
还有,提到圣神的洗礼实际上是表达出耶稣基督建立的洗礼的真实意义,这就是洗者若翰描述耶稣的洗礼和他施行的悔改的洗礼的重大区别,也就是耶稣建立的洗礼是圣神的洗礼,它带给我们一个新的生命;而若翰的洗礼是悔改的洗礼
其次,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慈善方面,基督宗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赈灾、扶贫、关注弱势群体等,真正体现了基督宗教作盐作光的这个原则,做社会的仆人,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潜力还很大,这方面还要继续做。
我们不是要一味地顺服在上掌权的,不管对错,不管理解不理解、愿意不愿意,都照着做,跟着行;也不是要故意与他们做对,硬让他们来听取圣经的原则与教训并照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