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对基督宗教在当代世界中突破困境的断想
2016-11-22

最近有学者(马戎)在谈论“民族”理解时,根据其西方术语nation的含义而明确指出其“国家”性,所以,中国基督教首先就必须意识到其中国之“国家”意识,中国基督徒也必须自觉认识到其中国“公民”身份。

珍惜善用天主的恩典
2017-09-04

乃是清代学者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之一;其中不仅让人节俭,更是让人珍惜为此所付出的代价。由此类推我们所接触的物品,哪一样能离开极为繁琐的工序?而其所用的原材料哪那一样能离开全能上主安养保存与再创造?

黎巴嫩卡迈勒·哈格的后代致信黎巴嫩教会,申请正式认可他的殉道
2018-03-11

卡迈勒·哈格是与当代哲学家如查尔斯·马勒克(CharlesMalek)和雷尼·哈巴齐(RenéHabachi)等人齐名的学者,曾在卡斯里克的圣灵大学

死后世界和另外时空真的存在吗?
2018-05-18

近几十年来濒死体验的大量出现,引起学者与公众的关注。美国盖洛普公司在一九九二的统计调查表明,仅在美国就有一千三百万人有濒死体验的经历。

葛特斯枢机:巴基斯坦基督徒是「为所有人提供信仰和救赎的见证人」
2018-10-01

他说:「我们不能指望对话文化只能通过知识分子和学者会面的研究中心传播。我们不能忘记大多数人口居住在村庄,那里印有文化中心的小册子没有到达。」他强调:「关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香港:中大天主教研究中心 举办研讨会探讨圣乐
2019-02-23

学者陈永华教授:创作与音乐皆神圣一月廿五日的环节上,陈永华教授演讲主题「无乐不圣」时说,这题目指的是他创作和处理音乐的态度,「我以严谨和正面的态度面对音乐,所有音乐对我而言都是一样的」。

信仰·希望·爱·幸福(二)
2010-01-12

最后引用一位佚名学者的话与大家共勉:“在我们的一生中,值得做的事不可能都做完,因此,我们求助于希望;我们所做的事,不论有多大的效力,都不可能单独去完成,因此,我们求助于爱。”(全文完)

话说“警戒点”
2010-09-26

德国的学者海塞如是说:宁可毁灭肉体十次,不可损害自己的灵魂。(《在轮下》)以天国为宝的基督徒为了守护心灵,获得永恒的生命,更应该时刻警惕那吞噬灵魂的杀手——罪恶。

江汉大学代立勇教授发表论文:仁爱与神爱
2019-05-21

分疏与差等一些学者指出,其实儒家是要主张,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种类的爱,在这些不同种类的爱中,家庭之爱作为人们领会与习得爱的起点,具有一咱初始性与示范性的重要作用。

信德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杨晓亭博士致辞
2007-06-29

特别感谢方立天先生,人大哲学院副院长、人大哲学与宗教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的莅临,也感谢为这次论坛发表论文的所有专家、学者,你们精彩的演讲和建树性的理论构思,使这次论坛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也再次感谢为这次论坛辛勤工作的研究生班的会务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