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同姥爷一样希望我们有信仰,姥姥的心情我能理解实是想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得沾耶稣基督的救恩。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她最终没能全部都带入教会。
他们接受了天主启示的智慧,并思考此智慧,不但思考,而且将思考变成践行,在践行中思考,用践行来思考;因为天主启示的智慧,不能单凭思考而理解并获得,也不能凭没有行为的信德而持守。
「我们若不聆听现实情况,就无法理解当下的需求」。美国芝加哥总主教库皮敕(BlaseCupich)当天也提及《爱的喜乐》劝谕。
通过展览交流,消除了误解,增进了了解和理解,前来参展的人们纷纷表示,看到几十年来大陆在阅读、出版《圣经》等方面的丰硕成果,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宗教在大陆的自由和发展。
教宗方济各去年8月在致天主子民信函中称之为「理解教会内权威的反常形式」。关于这点,萨拉萨尔枢机认为,应当从主教开始改变思维、谨言慎行。
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都是中西方友好交往的先驱人物,他们为中欧文化的沟通和理解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这四幅画作,又参加过“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这样的国际盛会,其文献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
天主的话让我们震惊,他总是如此地主动和绝对,天主的做法总是超越我们常人的理解,他用这个比喻就是想让我们人的视线从自身移到更高处,把眼光放远一点,让我们以一颗谦卑的心生活在天主面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拿多少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常常反省自己,理解和宽容他人。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优越的,却忘记了我们所有的都来自天主。
各位司铎,教友们知道你们长期忍辱负重地做着付出,常年过着宵衣旰食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的平淡的生活,你们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只有你们才沦肌浃髓。
但在基督文化中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经上说谦卑是智慧的开始(参箴15:33),正如骄傲是愚妄的开始一样。只有非常尊重谦卑、谦逊的人,才能安静地去做他的事,知道自己的限度,并不盲目向前力冲寻求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