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细微之处见精神——精致的爱(玛10:26-33)
2020-06-21

不少基督徒化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福传的“方法”,其实,福音本身比福传的方法更重要。初期的门徒们传福音很成功,他们的“方法”就是讲耶稣的故事,以及耶稣对他们生命的影响。

建在山上的城:一位神父和他七次易稿的教堂
2021-11-09

A:网上对现代主义的定义是: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

圣母升天节
2023-08-09

在大公教会的信仰中,礼仪作为天主子民的公共祈祷高于个体默想、神学研究、善工伦理,而后者的起点与目的应该是颂扬——这是为什么教会8月15日的圣母升天瞻礼与这一教理教义密不可分。

教会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切缅怀傅铁山主教
2007-04-30

他支持天主教文化研究,成立天主教文化研究所,体现出傅主教对于如何做好教会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宽泛的眼界。他的眼界比较开阔,具有前瞻性。他的逝世是教会的损失,后人应该继承遗志,完成未竟的事业。

关于利玛窦我们还能知道多少?
2007-12-03

利奇教授在马切拉塔大学专事利玛窦研究,在他的描述中,距离罗马300多公里的马切拉塔是一座从中世纪开始建造,建立在山丘上的宁静小城,也是梵蒂冈的重要城市之一。

从翁德光神父的一生历程及其2012年的告别函来认识这位国际友人
2024-12-18

深造与灵修指导1977年,翁德光神父返回美国,在匹兹堡杜肯大学攻读灵修学博士学位,研究主题为“等待的经验如何影响人类及灵修成长”。1984年,他获得博士学位。

梵二文献研习会分享交流
2012-07-02

香港教会于1989年开始研究终身执事的问题,三年之后,其统计80%的神父保留或反对,教友则80%赞成,于是胡枢机于1993年11月决定实施三年试验计划,后再作检讨。

瑞士信仰之旅
2012-02-03

白冷会士努力的方向是:支持宗教与文化交谈,加强四海一家的意识,强调教会学习与团结的角色,促进基层团体实践共同的愿望,与他人交换灵修经验,帮助有益于福传工作的研究等。

儒者陆征祥
2006-11-10

(一)“教育以栽成我者吾师也”  1892年,陆征祥随许景澄出使俄德奥,此后四年一直于许门下“学习外交礼仪,联络外交使团,讲求公法,研究条约”;许也着意栽培,不仅培养训练其作为一名外交官的基本技能素质,

刘国鹏:天主教与国家整合
2012-05-29

[26]2.对中国官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妥协南京政府成立之后,在华天主教会在刚恒毅遵循的本地化传教原则下,试图有意识地向中国的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妥协,即开始主动研究、探讨和讲授三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