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在第八次希望之光防治艾滋病培训活动上的讲话


2004-12-15 14:40:55

2004年12月8日星期三 石家庄
北方进德主任   张士江

尊敬的张兴堂厅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员朋友:

    今天,第八次希望之光防治艾滋病培训活动开班了。在此,我谨代表省天主教两会、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在百忙中莅临开幕式的省民宗厅张兴堂副厅长、省政协民宗委韩建国主任和各位领导,向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的医学界的专家学者、医护工作者、各地的修女、学员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籍开幕式的机会,我与大家分享几点。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动员全社会关注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大家都知道,今年11月30日, “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前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慰问医护人员,并与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勉励他们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国家主席第一次与艾滋病患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被外电评为“历史性的握手”。这反映了我国政府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对艾滋病的重视和抗击艾滋病的决心。当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也说明了当前艾滋病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艾滋病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难以高枕无忧。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认识到艾滋病是一个全球安全问题,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了同样的威胁。为此,联合国一份报告中,建议安理会把艾滋病同核扩散和反恐战争一样来重视和对待。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艾滋病增长率已经跃升至亚洲的第二位,防治艾滋病的任务艰巨、形势严峻。为此,胡锦涛主席呼吁,“全社会都要对艾滋病患者充满爱心,坚决消除各种歧视和隔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关怀救助活动,伸出援助之手,努力使每一个艾滋病患者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是胡锦涛主席向包括我们在座每一个人发出的爱心呼吁和要求。我们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员,作为基督徒,更应该积极响应,为国家分忧解难,关心社会人群。
  就宗教团体参与防治艾滋病活动而言,这也是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尝试。就防治艾滋病来说,社会对艾滋病的了解还不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还很严重,因此,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关注。
  我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期,也在石家庄和北京分别举办了一次“希望之光防治艾滋病培训和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大型活动”。我们先在这里培训,上次张厅长也莅临开幕式鼓励了我们。然后,我们去了北京。那是去年12月10日凌晨,我们从石家庄军兴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出发,上午,9:20抵达了北京地坛公园附近,但当时我们就是无法找到通往地坛医院的路。韩主任遂下车问路,一位60岁左右的老太太热情地接待了韩主任,并答应要亲自带路去地坛医院。当老太太高兴地坐上我们的汽车,发现车上挂着“红丝带”时,她马上警觉地问:“你们这么多人去地坛医院到底做什么?”大家告诉她,去慰问和探望艾滋病患者。这位老太太闻“艾”色变。只见她迅速地打开车门,一下就跳了出去,还一个劲儿嘟囔:“我不去了,我了解这些人。我就是一个大夫,但我见不得这些人,尤其那些吸毒的人……。”之后,我们下车向她解释,我们不是艾滋病患者,请她别误会,我们只是去探访和慰问病人。她坚决地拒绝了我们,不再上车,只为我们指明了通往地坛医院的方向。
  显然,社会基层还不了解艾滋病,而且,还无法接受艾滋病患者,甚至歧视他们。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有不少艾滋病患者是无辜的受害人,他们在不了解艾滋病的时候,通过输血、针头、注射器、牙科器械和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了艾滋病。根据2004年11月26日,中国卫生部公布的《2004年中国居民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的艾滋病防范意识严重不足。
  所以,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领导人的号召,透过宣传教育,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唤起各个阶层的重视,帮助人们真正了解、认识、防治艾滋病,去理解、同情、接纳艾滋病患者。也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和关爱艾滋病患者,我们才有希望遏止艾滋病,防治艾滋病,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和健康的社会。

宣传和关爱:希望之光的尝试

  “希望之光”是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2002年设立的一个专门防治艾滋病的部门,主要通过宣传、了解(awareness)和关爱(care)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目前,根据社会环境需要,我们积极与政府配合、与社会各界合作,举办了8次“希望之光防治艾滋病培训班”以及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活动。比如今年,希望之光的负责人牛晓平神父和黄书玲修女与一些女修会合作,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艾滋病毒携带者分别在邢台、邯郸(永年和大明)、沧州、唐山等地举办了5次培训讲座。最多的时候,一次就有156人参加。
  1998年,当我第一次与三位玛利诺会朋友讨论艾滋病问题的时候,他们鼓励我,将来也要把关注艾滋病的工作纳入北方进德的服务范围。当时艾滋病在中国还属于非常敏感的话题,那个时候,我根本无法预见中国教会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有能力,可以在防治艾滋病方面服务社会人群。
  六年后,我们不但成立了“希望之光”,而且也开始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今天,在座的不但有华北各地的几十位修女,还有来自西部地区——较早关注艾滋病陕西修女们,以及中南地区——艾滋病重灾区河南的修女。其实,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一直是教会在每个时代的优良传统。据资料显示,全球25%的艾滋病治疗中心,都是由天主教会开办管理的。
  2004年3月,浙江景宁县人民医院的退休护士刘元勋教友为河南的艾滋病儿童寄来了500元。前天,李同恩修女告诉我,她们从河南回来后,天津的一位教友准备为河南的艾滋病受害家庭戎文田的孙子捐些钱……显然,我们的普通教友也开始关注艾滋病问题,也加入到了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中来了。
  这次培训和探访艾滋病患的爱心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和服务中,更好的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关爱那些感染者。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关注“人”(——包括感染了艾滋病的患者,他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以“福音的精神”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与社会同行,积极回应社会的需要。

以“忠贞和节制”的道德教育来“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关注妇女, 抗击艾滋”。在艾滋病的传播中,妇女儿童一般是最多和最大的牺牲品。一般相对来说,儿童和多数妇女都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对于受害的妇女儿童,教会应更加关注,社会也应更加重视。当然,在抗击艾滋病的这场战争中,妇女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次培训活动的主要学员大都是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修女,你们在各地的诊所和医院等卫生部门服务,接触各种病人的机会比较多,咨询你们的人也很多,所以,你们的接待和宣传作用对基层防治艾滋病的传播非常有效。
    去年办班的时候,有人就问对于社会以推广“安全套”的方法来防治艾滋病,教会如何回应?由于这次培训没有教会方面的医疗专家,这两天我参阅了海内外一些相关研究资料和报道,综合整理了一些意见,供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学员参考,协助你们,在回答别人咨询的时候,可以灵活、适当地提供指导原则。
  据最新数据显示,一些国家通过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以上。因此,很多国家提出了在社会重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普及安全套,以防治艾滋病。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但在教会内,而且在社会、在医学界、在各个国家争论相当激烈,仁者见仁,都以事例分析论证。这里,我提醒各位学员,在防治艾滋病上,虽然安全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教会不鼓励这种方法,因为没有忠贞和节制的生活不仅不安全,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根据很多医学界的专家学者在泰国、美国等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安全套并不是解决艾滋病问题的根本途径。
  非洲乌干达政府成功防治艾滋病的经验就是一个例子。2003年11月29日,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批评乌干达一些中小学向学生分发安全套的做法,认为这只能制造混乱。他告诫青年人必须禁止婚前性生活,婚后要忠实于自己的配偶。 乌干达模式就是崇尚从中小学开始“贞洁、忠诚、预防艾滋病”的道德教育运动。经过努力,乌干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从1991年的18%下降到目前的6%,有效地遏止了艾滋病的传播,成为了非洲抗击艾滋病的榜样。
    为此,一些学者专家和教会都认为,在性传播艾滋病的防治上,“洁身自爱”才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方法,“贞洁、忠贞和节制才是制止艾滋病传播的最佳途径。”

在十字架痛苦经验中的神学反省

  今天早上,我们庆祝了“圣母无染原罪瞻礼”,纪念圣母的忠贞和善表。我在早弥撒中邀请大家,不但要与无染原罪的圣母同行,纪念光荣的圣母,同时,我们也要与痛苦的圣母同行、与圣母一样去陪伴十字架上的耶稣。假如今天耶稣被无辜地传染上了艾滋病,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如何接受?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可能发生,因为耶稣是救世主、是神啊。他可以治愈一切疾病、甚至复活死人,他怎么能成为艾滋病人?伯多禄也有过这样的问题,“主!千万不可!这事决不会在你身上发生。”(玛16:22)但我们必须牢记,因为爱我们人类而“发疯”的耶稣,虽然没有任何罪过,但他仍然选择接受了十字架的极刑,被人逮捕、鞭打、侮辱、承担大众的罪过,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耶稣的徒弟们大多数无法理解,甚至,背叛他而逃亡了(谷14:50)。但圣母和一群妇女以及若望宗徒接受了这个现实,并在十字架旁陪伴了痛苦的耶稣(若19:25-26)。十字架下的痛苦经验应成为我们今天理解、同情和接纳艾滋病患者的神学基础。在接受了痛苦的耶稣之后,基督徒还知道,痛苦,乃至死亡并不是终结,因为复活的基督战胜了死亡,天国已在我们中间,将在我们经历过痛苦的考验后圆满地来到。
  综观耶稣的一生,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汇来描述他的使命:“训导、带来治愈的服务以及预言”。在对待艾滋病问题上,当代神学家提出,要发挥教会的“导师”、“仆人”和“先知”的角色来回应。表现在防治艾滋病上,就是做好预防(教会通过基层堂区宣传、举办讲座、普及教育防治、充分发挥教会的影响)、关爱(爱心服务,如探访慰问、照顾艾滋病人、临终关怀、收养艾滋病遗孤)和积极倡导(为弱者说话、多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比如,教会的先知角色,就要反对非正义,教会应成为穷人和弱者的声音。当然,耶稣反对那些对于弱者的任何歧视、不公正待遇,包括对传染病人的社会歧视。我们不但要理解同情弱势群体,而且,还要接受这些兄弟姐妹,接受痛苦的基督。
    2003年12月10日晚上,在北京与艾滋病人共进晚餐的经验,让我终身难忘。那天晚上六点多,一些艾滋病人才姗姗而来。负责希望之光的牛神父和黄修女悄悄来问我安排晚饭的意见,“因为刚下班,天又黑了,人家提出由我们安排晚饭。”我顺口答到“可以,你们去安排陪客人吧。” 但他们两人都没有什么反应,也没有离开的意思。稍后,我意识到,他们在希望我也参加。于是,我加了一句,“你们安排好,我也去。”两个人马上高兴地走了。那晚分享后,我们来到了附近的一个餐馆,北京“红树林支持组织”的主任李想小弟兄与另两位弟兄和我坐在了一起。用餐过程中,他们互相照顾,彼此夹菜,但从来不给我。凡是汤水,他们一定都等我先用,或我盛给他们,他们才会用。他们是担心给我造成心理压力。那次是我第一次与艾滋病毒携带者共餐,那次晚餐给我启发很多。其实,不是我们帮助病患者,而是病患者帮助我们学会了尊重别人,从他们身上,我们体会到了每一个人都需要尊严和理解,需要别人的宽容和爱。李想曾经来过河北几次,协助我们办班。前两天,我们听说李想小弟兄的病情反复了,我邀请大家为他祈祷,后天到佑安医院时,也要探望他。
    我希望,今年各位学员要带着爱心、理解、接纳的态度,到北京佑安医院和地坛医院,到河南一些村庄家庭去探访,也希望大家获得祝福。
  这次办班的成功,有赖于各位同仁的多方努力,有赖于各地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也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特别一些恩人朋友的热心奉献。我们祈求主丰厚地祝福他们。
   最后,我再次谢谢领导的莅临、各位专家和学员的参与,祝大家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培训班举办成功!

本文标题:在第八次希望之光防治艾滋病培训活动上的讲话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