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我去磨子山朝圣之前,电话告诉母亲,返程时回家看望她。我如期而至,母亲却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打眼看去,是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满脸倦容的六旬妇女,专注地为老人喂饭,根本没有发现我们早已走到她的身边。翠萍向母亲介绍了我后,妈妈说:我在教会报纸上经常看到你的文章。
这里试举几种不同的愤恨表达方式以助我们反省:对父母的愤恨:为什么我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为什么我的父亲是这样的人呢?为什么我的母亲不像别人的那么善良呢?相反弟兄姐妹的愤恨:为什么他们在家里比我更重要呢?
初心如果有偏差,就调整过来;如果没有偏差,就一直坚持下去。现在教会的圣召普遍缺乏,有社会的问题,也有我们这些神父自身表样的问题。
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歧视,没有贵贱之分。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慕道者们随时可与神父电话联系,倾诉心声,解答疑惑。新教友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在生活中,当一位长者即将离开世界,或是父母离家远游时,临行前对孩子们所交代的事,一定是在他们心里最重要、最放不下的事。同样,两千年前主耶稣升天、暂时离开世界的时候,主所留下的话、交代的事情,也应如此。
把他们抚养成人、成家立业以后,他没有留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更没有在儿孙承欢的氛围下安享晚年。
我没有叫他,而是转身飞奔上楼,边跑边大声喊着:杨老师伯伯回来了!杨老师伯伯回来了!杨老师紧跟着我走上了楼,见到我祖父,第一句话是:家里有吃的吗?我饿坏了。祖父一叠声地回答:有有有!
据说,村里的人几乎不与外界接触,除县卫生防疫站的人外,没有外人到村里去,村里的人也不愿下山来,多年来,他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缘自人们的“恐麻”心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说明,“天主、神、上帝、道、老天爷、大父母”等名字都是不同的个人和人群对天地万物的“创造主”的一种语言描述,不是天主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