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召在减少,福传的人数上不去,我们都需要反省;而圣经学习上,我们应该学习基督新教的传教热情和方法,人人传福音,发挥教友的作用,教友是教会的希望,没有教友我们就没有希望。
原来“致良知”不在外面,人人都有,叫“良知”。只要除去心中的尘埃,就显露出良知良能,这才是天道至理。在梦里开悟,心灵明彻。
一旦生活在中国,一旦开始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人们就不会因诸如母亲杀死或遗弃新生骨肉、父母为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卖掉女儿、人人都谋求私利以及小偷成群等事情而诧异了。
然而,针对这一错误观念,梵二对所有基督徒的成圣使命做了强调与说明:所以人人都明白,任何身份与地位的所有基督徒,都被号召走向基督生活的饱和点及爱德的成全境界……在各种生活形式与职位上
答唱咏中人人咏唱,全体参礼者无一例外,每个人都怀着对天主的热爱之情,心潮澎湃,同心合意的用歌声共同咏唱赞美天主!一改以往枯燥的拘泥固定的念经模式,有种全新感觉。
这光普照教会的众子女。人人都同样蒙召追随基督,在祂内寻找自身生命的终极意义,以致能和保禄一样地说:「在我看来,生活原是基督。」
但是,纯粹的、主动选择的受苦与祈祷,却非人人可为。
随着科学的发展,这光的奥秘终于被今天的科学所揭示,这“光”不是别的,它正是人的灵魂,人人都有!只是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而已。
他之所以如此坚心似铁,因为是为了避免这种体验“永远停留在没有被证实的主观假设之中”(《荣格自传》),而是要努力将冥界的事,由“主观假设”变成人人都信的真实,这又是何等的艰难历程!
遗憾的是,在儒教道教中,恰恰就缺乏一点点非做不可的东西。人人恪守的都是忠、孝、节、义、廉、耻、恕、仁之类具体的道德准则。甚至,即便最高的尊严也不是信仰,而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