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只是迈向天国的旅途,而短暂的人生不过是各自表演美丑善恶的戏剧情节,最终都得离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也就没必要你争我夺,把今世看得太重,即使集聚了数不清的财富和令人羡慕的权势、地位、名利,到头来与自己的人格道德品行和灵魂得救并没有必然的连带关系
当议会在两个邪恶的长老操控之下,要判处这位无辜的女子死刑的时候,达尼尔勇敢地喊出了良心要他发出的声音,从而振奋了所有在道德中挣扎的民众,最终重审案件,伸张了正义。
类似的名人名言也折射了物质贫富与精神贫富的辩证哲理: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语也充分说明了精神道德的富有绝不会畏惧物质的贫乏;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的:勿慕贵与富,无忧贱与贫,自问道如何,贵贱安足云也阐述了同样的道理
2、《益世主日报》(周刊)《益世主日报》的创办人是比利时传教士雷鸣远,雷鸣远于1912年3月以灌输新知识、倡明道德为宗旨创办《广义录》,自任编辑,编辑部在天津西开天主教堂,印刷在《大公报》报馆,发行在望海楼天主教堂
每个人都对城市生活和道德气氛的善恶发生影响。我们内心都善与恶的界线,没有一个人有权利判断他人,却应该反思,改善自身!大众传播媒体企图叫我们永远作观众,好像邪恶的事与我无关,也决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暴力则恰好相反……宽恕也许看似软弱,但要给予宽恕或接受宽恕,却需要相当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勇气。
(16)接着,教宗解释道,“参与感恩祭不是我们自己取得的成就,好像我们可以在天主和弟兄姐妹面前夸耀”,另外,“礼仪与苦行的道德主义毫不相关:它是上主逾越的恩典,我们要以顺服的态度接受,它使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
他在2005年5月29日在巴里召开的意大利全国圣体大会上说,圣体圣事让我们了解到基督信仰并非一个理想或一种单纯的道德,而是一个事实,一种与生活的天主的相遇。圣体圣事是"闻所未闻的现实主义"。
教宗缅怀新圣女「在物质和道德的悲惨处境中」作的见证,以及她对近人的服务和奉献。教宗在讲道中指出,这正是治疗「心灵癞病」的解药。这种癞病不像那使身体逐渐损毁的疾病那样,却让心灵生出坏疽。
中庸并非平庸,而是要在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不过分苛求他人,亦不纵容自己的缺陷;既坚守道德准则,又懂得随缘应机。这种智慧在当代社会更显珍贵。擦亮心灵的窗户,是永不停息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