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当时约有70人从这位耶稣会神父之手领受了洗礼。之后,意大利籍耶稣会士潘国光神父和毕方济神父分别于1640年与1644年到苏州继续牧灵福传,更多人领洗皈依基督信仰。
洗者若翰:因他的刚直宣讲和悔改的洗礼,很多人以为耶稣是若翰复活了。厄里亚:旧约伟大的先知,被认为会在默西亚来临前返回(玛3:23)。
无论是三一论教会信仰系统之内的基督教诸种边缘形态,还是之外的异教诸系,都是遭受到以罗马公教公会议教理教义规范为内结构的西方世俗政权的法律所排斥和禁止,最极端的例证就是宗教改革时期的重洗礼派(Anabaptists
于是2004年8月15日,吴理芬接受了洗礼加入教会,成为了天主的儿女。人生在世,生命之舟会不时地在风雨中颠簸。但自从领洗后,喜乐成为了吴理芬生命的主色调。
洪秀全是在鸦片战争后接受洗礼的基督教信徒,并依照该教教义和仪式创立了中国的洋式宗教拜上帝会,广泛吸收教徒,领导起义,占据半壁江山,与清政府对抗。
比较古今中外,我们是否应该吸收西方经受了现代化洗礼而依然得以保持道德水平的信仰体系呢?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一篇关于张力观念的文章。麦克林教授跟我反复讨论,诘问我为什么要强调张力呢?
这种关系在耶稣开始公开讲道时就显而易见了,当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时,圣神有如鸽子降下,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玛3:17)玛窦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天主圣三奥迹的图象。
圣保禄曾谈论到训导的类型,即我们因着洗礼而得到并参与其中。你们大概都知道圣伯多禄宗徒的这句话:你们但要在心内尊崇基督为主;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复。
灵修意义:这节提醒我们,每个基督徒因洗礼都参与教会的“宣讲使命”。我们虽非宗徒,但我们是“福音的传播者”,应传扬信仰与真理(信德与理性是互补的)。
所有基督徒藉着洗礼都分享了基督的“君王职”,我们要做的就是效法耶稣,做个“内圣外王”——良善心谦的基督徒。耶稣的“内圣”来自祂谦虚的心,祂的“外王”就是祂善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