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革的风口浪尖上,王正爱以他对主的一颗赤诚之心和非凡的勇气,为信仰作了有力的见证,为教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第一个响应是满怀赞叹及感恩之心接受信仰──天主史无前例地先主动召唤我们。对信仰的正面「响应」标明了我们与上主光芒四射的友谊故事开始,这友谊充满了我们的人生,也使我们整个人生意义得以圆满。
如果一个人连祖先,生我养我的父母都不记得,都无所谓,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何谈信仰,更谈不上去信奉天主,也做不到上爱天主,下爱人了。我认为祭祖是应该的,但应文明祭祀。
有一次,当聊到晨祷时,我说了妈妈曾经对我的教导,婆婆也告诉我一段很好的经文尔国临格,耶稣至圣之心……并说:多好呀,把一天的事都献给天主,不管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不骄傲不抱怨
结婚后因思念故乡,更有回故乡传扬福音之心,夫妻二人便自北京回到故乡石峡村。不料传教意愿不能实现,反而因信仰的不同,颇受家庭和石峡村人的歧视。
尤其当他近90岁时,悔罪补赎之心愈加强烈,一般偌大年纪的老人都在讲究营养餐饮时,他竟然天天守大斋。他的二儿媳李喜联说:“3年多了,老人这份对天的爱和赎罪之毅力实在令人敬佩。”
杭州天主教堂以此倡导教友们以感恩之心敬老、孝老、爱老。春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年正月初一,杭州中山北路天主教堂都会举行特殊的活动,神父修女和全教堂教友彼此拱手拜年。
我也怀着敬畏之心,来到泉水旁。清澈的泉水从岩石中潺潺流出,我用双手捧起,喝了一口,感到一股清凉甘甜流遍全身。许多朝圣者都分享了他们在露德获得治愈的见证。这些治愈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这些礼仪能激发参礼者敬拜天主和救主基督之心,使人体认到天人感应之亲切,加强信仰生活。基督教各教派却不重视礼仪生活,即在主日礼拜中也只有读经、讲道、唱圣诗而已,其它礼仪生活,则付诸阙如。
也许我们就是如此掉进了一个怪圈之中,慢慢失去了感恩之心。即便是说了谢谢,大概也常常是言不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