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天主教:倡导中国风格,弘扬中华文化


2022-05-10 14:23:51 作者:记者 蓝希峰 通讯员 刘源 曹阳 王浩 来源:信德网

北京西什库教堂院内的石狮子。 北京西什库教堂供图

四川成都平安桥天主堂打造天主教中国化陈列馆,拥有各类历史资料、实物、书籍等近3000件。成都平安桥天主堂供图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浙江杭州中山北路天主教堂都会举行特殊的活动,信众还会收到装有新年贺卡和一元钱硬币的红包。杭州中山北路天主教堂供图

近年来,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在神学思想建设、教会礼仪表达,以及教会建筑、绘画、音乐艺术上,倡导中国风格,弘扬中华文化。

北京市天主教界:在文化层面上创新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2021年北京深秋的夜晚,修葺一新的西什库教堂内灯火辉煌,一场别开生面的圣乐演奏会正在进行。台上的表演者身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用琵琶、古琴、箫等民族乐器演奏着富有中国艺术特点的曲目。

基督宗教文化早在1300多年前就曾来到中华大地,并尝试在这片热土上扎下根来,由此拉开与中华传统文化彼此相遇、不断融合的序幕。

这台音乐会名为“耶稣基督的中国面容——唐代以来的中国圣乐”,是北京天主教界在宗教中国化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

北京市天主教两会主席、北京教区主教李山说,自唐代以来,教会古圣先贤在中华大地上下求索、开拓创新,不断与中华文化相融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留下诸多宝贵的中国化经验。愿这些经验助力中国教会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助力推进天主教中国化。

近年来,北京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文化层面上创新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与“耶稣基督的中国面容——唐代以来的中国圣乐”音乐会同期,“北京市天主教中国化方向神学思想研讨会”召开。研讨会分5个专题,分别是中国化艺术篇、中国化文化篇、中国化修院培育篇、中国化历史篇、中国化灵修及伦理篇。与会人士研讨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相互借鉴的历史传统,以及天主教传入中国以来在建筑、音乐、办学、礼仪、灵修等方面的探索。

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李妍介绍,这是北京市天主教界连续第六年举办的以“天主教中国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多年来,北京市天主教界致力于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

狮子雕像、亭子、小耳堂中的“中华圣母像”……在北京西什库大街,推开双扇的朱红大门,穿过一条宽敞的两边植有树木的甬道,一直走到教堂的月台前,人们会看到一个简单的中式园林。

2016年至2018年,西什库教堂经历了历史上第三次大修缮。“这是一次天主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佳作。”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甄雪斌神父说。

在跨上月台前的主道两旁,左右各置一尊狮子的雕像。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吉祥神兽,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有吉祥、繁荣、生生不息的寓意,是家宅的守护神。

重修后,堂内装饰也作了调整。从祭台到读经台,再到彩绘玻璃图案以及堂内陈列的数座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圣像,无不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小耳堂中的中华圣母像。圣母穿着清代服饰,佩以珠翠金冠;小耶稣云鞋锦袍,头戴金冠。圣母像后面古色古香的木雕屏风庄重典雅,与圣母像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慨慨故人归,恬恬厚爱重”“一叶惊秋夜渐长,久待不负是天明”“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寒来暑往进德修业,冬去春来厚德载物”……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上,“修院动态”栏目标题体现出满满的传统文化意味。

北京市天主教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修课。“在面向神职人员、教友骨干的培训活动中,总是少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课程。”李妍表示,北京神哲学院修生不仅接受神学教育,还学习书法、国画、篆刻等国学方面的知识。

四川成都平安桥天主堂:续写中国化新篇章,让传统文化在讲道中“接地气、听得懂、受欢迎”

春日的枝头吐出新蕊,斑驳阳光里,穿过成都的中心地段,在天府广场西北隅,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这就是平安桥天主堂。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竣工。建筑群中西合璧,比例协调,空间开合有致,是集宗教文化艺术、传统文化元素、川西民居为一体的川西天主教建筑典范,散发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与气息。

走近平安桥天主堂,一眼就被主教公署的大门所吸引,这是一个中式四合院垂花三开门,青砖作背景,说不出的静谧优美。全楠木建造的主教公署,被宽大的四排柱敞廊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内庭,配以中国传统的红檐青瓦,更加凸显东方神韵。四周宽敞相通,108根楠木柱气势恢宏、有藏有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廷官邸风格的走廊。中国传统民居风格的天井,巧妙地将天、地、人三者统一,头顶日月星辰,脚踩敦实大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正是这种相融相生的文化态度,使得天主教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与这座城市和人们连接起来。” 四川省天主教“两会”副主席王怀茂认为。

为传承天主教中国化的传统,续写中国化新篇章,2015年,平安桥天主堂打造天主教中国化陈列馆,后进行扩建完善,拥有各类历史资料、实物、书籍等近3000件。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照片、一本本泛黄书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向人们形象深刻地展示着天主教中国化的进程。

平安桥天主堂不仅是讲经的地方,还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宗教故事的窗口和平台。

在日常讲道中,平安桥天主堂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在讲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圣经》故事巧妙结合,把爱国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包容、理性、崇德精神融入其中,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传递进信众心中。

在平安桥天主堂,有一条图文并茂的宗教文化长廊,墙面上挂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的经典教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巧妙展示在醒目位置,抬眼可见,驻足即学。为提高信教群众传统文化素养,平安桥天主堂开展经常性经典阅读活动、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等形式多样的趣味文化活动,将《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引入讲道之中,引经据典讲故事,深入浅出谈哲理,让传统文化在讲道中“接地气、听得懂、受欢迎”。

书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2019年,平安桥天主堂打造“书雅堂书画院”,经常举办文艺互动笔墨会、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以书会友,以画交流,成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平台。目前,书雅堂书画院有近百位市级以上书协、美协艺术家。

2022年,平安桥天主堂将依托书雅堂书画院,深入各地教会开展20场以上的“送书画进堂区”活动。书雅堂书画院院长唐远阁主教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平安桥天主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教会的文化品位,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类似这样的活动,我们要经常组织、长期坚持,吸引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参与。”

杭州天主教会:跟随先贤,与中华文化相融会

地处杭州市中山北路的天主教堂历史悠久。

明天启七年(1627年)秋,天主教儒者杨廷筠捐献资金在观巷(今中山北路415号)建造杭州天主教第一座圣堂。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意大利耶稣会卫匡国神父在原址上重建新堂。在杭州,卫匡国广交江南名士、达官贵人,致力学习汉文华语,阅读中华典籍舆志,对中国历史文化极富造诣。

卫匡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投射在其所建的教堂上。教堂的装饰具有典型的中式风貌:堂内正祭台的圣体龛子仿西式雕琢,围上中国绣幔,相得益彰。圣堂四周的大量壁画,是中国画家以西方的图像为蓝本,按照中国绘画笔法画成,具有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每幅画像下是一块白漆粉板,用典雅的汉字、秀丽的书法,解说图像的内容。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康熙南巡。抵杭时,赐宴湖舫及银二百两修建圣堂,并在堂门上加“敕建”字样。清代大画家吴渔山神父赋诗志纪:“堂前街静少尘埃,驾过从容问几回,诗句笑看留御府,始名忻阅下乌台。旌旗晴拂当门拥,炉篆花迎入户来,拜手执香同父老,欢声歌祝似春雷。”

2009年,结合教堂前南宋御街提升改造,教堂进行了全面修缮。在修缮的过程中,既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原则,同时更注重融合中华文化的元素。教堂中间的柱子上悬挂对联,教堂窗户上的彩绘玻璃图像既保留原有传统教会人物,更增添了中华圣人像和与杭州天主教有关的人物画像,使教堂更具中华文化韵味,更显中国化特色。

教堂处处彰显的中华文化元素,体现出杭州天主教倡导尊重中华文化、着力推崇与中华文化相融会的历史传统;教堂先贤的中国化表率,激励着杭州天主教在中国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如今,杭州天主教会在讲道解经、教会礼仪表达上,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深层次推进天主教中国化。

“传道人员在讲道解经时,时常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释教义礼仪等,使听者更觉亲切、更明白易懂。” 杭州天主教堂郑家茂神父说,比如在慕道班上,在讲《圣经》时,同时配合着讲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故事;结合《三字经》,以及四书五经等典籍中的孔孟圣贤之言,阐释天主教教义中的“信望爱”三超德、“智勇义节”四枢德、诫命等等。

敬老、孝亲和感恩是重阳节承载的文化。每逢重阳节,在教堂茶话会上,老人们共享饺子、长寿面。杭州天主教堂以此倡导教友们以感恩之心敬老、孝老、爱老。

春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年正月初一,杭州中山北路天主教堂都会举行特殊的活动,神父修女和全教堂教友彼此拱手拜年。拜年礼毕出教堂时,神父修女代表教会分发给每位参礼教友红包,红包内有新年贺卡、一枚一块钱的硬币。

“尊重中国的礼仪和传统节庆文化习俗,是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郑家茂神父说,杭州天主教会将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实践。

(原载:《宗教周刊》2022年5月10日)

本文标题:天主教:倡导中国风格,弘扬中华文化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