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个忏悔的教会
2011-10-24

米兰还是普世天主教会在二之后,唯一获得教会特许仍在使用圣盎博罗削礼仪的地方教会。我在罗马学习期间,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和暑假都要去堂区服务。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礼仪教授张秋林神父专访
2012-03-02

一是礼仪方面的人才缺乏,二是具体在全国各地范围内推行真正的二后标准礼仪的力度不够。各地推行的情况不一,导致各地举行的礼仪就不一样。

一衣带水 和美教会(一)
2013-01-25

通过台湾平信徒对于教会信仰生活的高度参与,可看出二后教会本地化的特色。洪千惠老师,是我在台湾清华大学结识的一位留学美国的热心教友。她的父母不是从大陆过去的,而是土生土长的台湾本地人。

罗马:圣若望保禄二世生平
2014-04-28

1942年,沃伊蒂瓦听到天主的圣召,便开始在克拉科夫的地下修院研读,修院由克拉科夫总主教,后来的亚当·斯特·萨皮阿枢机主持。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第四十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
2013-02-22

媒体:传播、共融与合作的网络亲爱的兄弟姊妹们:1.在二大公会议闭幕四十周年之后,我很高兴回想起它有关社会传播管道的法令,即〈大众传播工具法令〉(InterMirifica)。

教宗方济各接受«公教文明»期刊访谈全文
2013-10-13

二大公会议是以当代文化的眼光重读福音,它兴起了仅仅源自福音本身的更新运动,成果斐然,仅礼仪便可见一斑。礼仪改革工作为天主子民如何从具体的历史场合出发来重读福音,是一项服务。

从圣体圣事看“领受”与“给予”
2002-05-31

可惜,从中世纪到二教友普遍不领圣体,圣体从原来的意义,发展成独立的敬礼,“圣体”被理解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客体存在”,当作了圣殿的“供品”,成为人“膜拜”的对象。

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
2002-06-04

二大公会议也非常清楚告诉我们:大会谨遵着圣经和传统,强调这一族途中的教会,为得救是必需的,因为得救的唯一中保和途径,就是基督.....所以,如明知天主借耶稣基督所创立的天主公教会,为得救的必径之路。

德日进声誉的新高峰
2003-10-29

二大公会议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时,发言中提及德日进之名共有4次。写过5本有关德氏思想的著作的特吕白克神父,于1983年被擢升为枢机。可见教会当局已给德日进神父平反了。

研讨会闭幕式 学术总结暨闭幕词
2016-11-23

谈判是需要结果的,中谈判最后也是要有一个协议的,而对话的结果是什么?当然不是协议。但是从根本上说,谈判的基础正是未必有实质性结果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