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给国内神父们的一封信(三)


2009-08-18 10:34:50 作者:叶帆 来源:信德报(总第382期)

    ()16、“今天的基督徒有一种根本解决孤独的办法。我们倒不是要求把孤独完全根除,就如某些人他们就是生活在那种孤独的条件下。而我们要求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耶稣自己。耶稣就是孤独和一切问题的答案。我们不是说我们完全避开这一切,而是我们愈加深我们对他的爱情关系,他就愈帮助我们巧妙地对付孤独和其他什么的;我们愈屈服在他的圣心之下,我们就愈能体验到爱情、平安、喜乐和安全,尽管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人生的痛苦和苦涩。耶稣是我们的善牧,我们不再需要什么,为了承行天主的旨意,只要我们对他的指引敞开心怀,我们的确就不再有所求了。然而,当我们想方设法拒绝在善牧面前走这条路,我们就只能在现世生活的苦涩经历中更强化我们自己的痛苦。耶稣愿意帮助我们减轻孤独的痛苦,正如同他渴望帮助我们去克服各种形式的考验与烦恼。但是他不愿把他的爱和指引强加在我们身上。他只是一位领导愿意跟随他者的善牧。如果我们对他的邀请说“是”,他愿意用圣神和在我们身边的母亲玛利亚领导我们更加靠近天父。
    17、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司铎作为一位出自新而永久的盟约的大司祭基督,一位特殊的在基督内的参与者,继承基督的事业者,找到他司铎本质的充分真理,司铎是司祭基督活的而明显的形象。”
    18、理查德·纳赫曼神父关于司铎与基督的关系告诉我们说:“对此,司铎要作证,不是以他所做的事,而是以他司铎之身份去作证。这是一种在信仰上的舍弃自我行为。可是很多时候,一个反抗者就是一个溺死者,一味执著于自暴自弃而终不能自拔。他愈紧握不放他的东西,他就肯定要将自己带向穷途末路。因为司铎就是他自我存在的动力,他努力去达到并明白他自己的独立性,完全在于他个人同基督关系的深度和强度,在他每日的生活中,真实地体验和认识到这位有人性的基督的动力、活力和真实的临在。” “一位司铎很明显可以将梵二对修士有关建树灵修所说的话适当地贴合在自己身上:‘灵修的建树应当紧密地与教理和牧灵实践连接起来。’”
    19、金·格罗特,耶稣会的一位神学家,对司铎是牧者有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我们必须强调一些基本原则。司铎不是从他自己的感觉和他个人的决心为他堂区工作。他是在天主的能力下,按照牧传的意图而成为一位牧者,以表现出基督善牧的形象。最终他被召叫,就是为突现他的牧传使命,不是按照他自己的观念和他个人的雄心,而是遵照天主自己的圣意和天父所设计的救赎计划,并由基督所实现的。正如耶稣那样,司铎是在服侍天父。”
    20、《司铎职务和生活指南》提示司铎们,圣体必须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司铎回想他每天举行弥撒圣祭的无法取代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他必须以此作为他一天生活的中心和他每日的职责,忠诚渴望深刻而有实效的与基督相遇,他必须以极大的关注去举行弥撒圣祭,全身心地亲密地去参与弥撒圣祭。”
    21、《指南》又说:“从社交上来说,司铎更要有感触地去注重仪表和形象。司铎应当明白,要体面地去举行神圣的弥撒圣祭。在这样的礼仪中,应当有适当而清洁的地点、祭台和圣龛的设施,圣器、祭服、圣诗、音乐,必要的静默等种种条件,是很要紧的。所有这一切要素都能有效地帮助更好地参与弥撒圣祭。对这些礼仪缺乏重视,甚至表示漠不关心,冷冷淡淡,肤浅和杂乱无章,就会减弱信德增长的力量。那些不相称举行弥撒圣祭者,显露他们信德的软弱导致他人信德上的失败。然而,圣善地举行圣祭,等于对圣祭礼仪上了一堂高质量而非常重要的教理讲授课。”
    22、《指南》还指出:“圣体圣事的重心不但在相称地弥撒举行上表现出来,而且也在相称地去朝拜圣体上表现出来。所以司铎在任何可能的范围内要与在圣龛内的主在一起,要在热爱关注和勤于默想上给教友作出表率。希望司铎们能领导信友团体,举行长时间集体朝拜圣体,光荣祭台上的至圣圣体,在弥撒以外亦然,超越任何其他礼仪和行动。因为‘对圣体的信德和爱情不会让基督孤独地留在圣龛内’。”
    23、一位当代的玛利亚学者,阿特·古克神父有关玛利亚与司铎向他们奉送了三句话:“如果每一位教友把自己看作是委托于玛利亚的儿子和女儿,如同若望宗徒那样;那么一位司铎更应当认识到自己是玛利亚的儿子,因为他们是若望的继承者;作为使徒与司铎,有双重的名分委托于玛利亚。”圣父在他1988年《圣瞻礼五给司铎的信》中关于这一点有过体面的描述:“如果若望在十字架下代表了每一位男女把天主之母作为神性之母,更何况我们是以圣事的形式被召叫,在教会内作为施行圣体圣事职务的司铎呢!” (待续

本文标题:给国内神父们的一封信(三)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