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五千和六万


2010-03-07 11:29:01 作者:杨二祥 来源:《信德报》2010年3月1日,7期(总第402期)

     “信德”2009年11月1日刊登了刘文锦教友一篇题为《大家都来传教》的文章,读后让我怦然心动,茶饭不香,浮想联翩。
    文章中写道:十年前武安有5000名教友,十年后的今天,武安发展到了60000名教友。我们看,仅仅十年的时间,邯郸教区武安堂口的教友竟发展了12倍,这个发展速度在全国来说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武安堂区的福传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成绩显著,早已闻名遐迩。
    我记得前几年在教会的一份杂志上,看到了武安市一街白成弟老大娘的传教事迹,让人颇受感动:白成弟老大娘是通过一个开车司机教友的劝说,走进教堂的,之后她受洗入教,并且很虔诚。使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她入教后,在她的劝说和带领下,全家41口人先后受洗入了教。随后,经她的劝说,竟还在自己家乡(过去连一个教友也没有的情况下),有150多人先后加入教会。
    我现在激动地问一句,我们的老教友们,我们这一生劝说了几个教友?恐怕我们是惭愧的,我们大都没有尽好教友的职责,对教会的福传职责心有内疚,愧对了主耶稣“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6)的谆谆教导。
    为什么武安堂区的福传工作能跑到全国前头?一个关键问题是领导得力。武安堂区主任是个福传先锋(李玉铎的撰文),他对福传事业勤勤奋奋、兢兢业业,常年踏踏实实、殚精竭虑地抓;对福传事业常能自勉不息、知难而进。“不论顺境逆境,总要坚持不变”(弟后4:2)。
    我们敬爱的神父们,我们在福传工作上抓了点什么?基督的博爱精神在我们的堂区得到了发展没有?我们今后怎么把堂口的福传搞得更好呢?
    为什么武安堂区的福传工作能跑到全国前头?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大家一齐行动,武安堂区的福传常年实行全体行动,全堂区所有的神父、修士、修女、会长、传道员、教友,都加入到福传的行列当中,老教友传新教友,新教友也加入福传队伍,就像雪球越滚越大。我们得知道,这是个几何倍增原理,如果一个人一年传一个人,复制10年下来则是1024人。
     我们老教友们,我们劝说了几个教友?我们做过几次传教尝试?我们不会认为福传没有我们的责任吧?我们今后怎么办?
    这五千和六万,才仅仅10年的时间,为什么福传速度竟如此迅猛?教友增长竟这样快?就是因为是武安堂区全体神职人员与全体教友执行了“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他们把福传当成了我们教会当前的中心工作。他们牢记了耶稣所谆谆教导的,并且依靠圣神的带领——武安的神父能走出教堂,教友能走出家庭,教会能走向社会。
     在世界这片浩大的信仰荒地,急需要我们去开垦,并且现在是开垦这片荒地的黄金时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探索精神深层追求——生命的终极归向和意义。根据基督新教的发展速度,三四年的时间就能发展一个大小像现在的天主教的教会团体。为什么他们发展的速度这样快?原因很简单,他们以爱的生活彰显了信仰的美好,他们积极地去宣传了自己的信仰。
    我们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教友们!我们为什么还无动于衷?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有点责任感和危机感?神职人员要敢于从只“做弥撒、听告解”的圈子走出去;教友们要敢于从“参与弥撒、念经”的圈子走出去,走到社会中,积极地去传播基督的福音,设法使我们的堂区花上十年的时间,也增加12倍。全国的天主教若按武安堂区的发展速度,10年后,中国的天主教徒可达1亿多。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全国要学习武安堂区人人搞福传的精神。我们要争取人人传福音,因为保禄宗徒早就给我们指出:“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
    我们不应该充当当时的法利塞人,仅仅把天主看成只是我们的天主,只要我们得救就行了。天主是全世界人的天主,要让天主的爱广施普世,让天主的旨意奉行在人间。我们先行一步入了教的教友,天主赐给了我们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天主。有一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阿拉伯人在旷野里旅行,如果带的水用完了,就会有在沙漠中渴死的危险。他们寻求水的方法是,先放出一峰骆驼让它自由去找水,因为骆驼有一种找水的本能,等它走远了,人就骑上另一峰骆驼跟在它的后边。等第一个人走远了,第二个人又是远远地跟着。就这样,一个跟一个,一个传一个,直到大家都知道这个好消息(福音)时,大家都到水泉旁喝个饱。假如有一个人不去招呼(传播福音)后面的人,任他哀号而干渴死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那境况是何等的悲惨?那个人是何等的可恶!有一天天主问我们:“你的兄弟在哪里?”我怎样回答?我们决不能学那个不向后边打招呼的人!免得以后天主责备我们,没有向后边的弟兄打招呼。

 

本文标题:五千和六万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