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详细反省后,为免在《罗马弥撒经书》引进结构上的改动,把平安礼保留于罗马礼的传统位置,是适当的。
我从领洗到现在已经15年多,若说参与弥撒不能算少。一年里主日庆节几乎不缺,特别是在修院工作,天天有弥撒,自然恩宠得了不少,灵修上不能说没有一些长进。
首先让我们关注我国仍较为普遍使用的梵二后1969年公布,1971年台湾出版的中文版《弥撒总论》,其中对领圣体礼仪的规定:″主祭捧圣盘或圣体盒,为给信友分送圣体,将圣体向每位领受者稍稍举起念:基督圣体,领受者答
他们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比如随便改动经圣座批准的礼仪经文、不穿祭服,只挂领带,要人围着餐桌坐下做弥撒,在弥撒中插入舞蹈,手提电脑也上了祭台……如此弥撒不成弥撒,而成了神父在带领信友演戏
关于弥撒经书版本、弥撒中投影的使用及读经后结束语问(宋保新神父,河南安阳教区):弥撒感恩祭典的读经与教友使用的圣经版本不统一,如果用一个单张代替读经本,让人感觉不尊重。
感谢大家就“在弥撒中如何称呼新教宗良十四世”提出关心与讨论。这个问题涉及礼仪传统与牧灵理解,值得我们认真而平和地回应。
手谕确定:1970年保禄六世教宗颁布的罗马弥撒经书是拉丁礼天主教祈祷法则的常规表达方式。
如论神学家任务的《真理的恩赐》训令(1990)、论正确实践《礼仪宪章》n.36的《真正礼仪》训令(2001)、论举行弥撒时应遵守的规则及应避免的事项的《救赎圣事》训令(2004)。
这道手谕颁布于2021年7月份,重新定义了关于使用1962年罗马弥撒经书的规范,恢复了主教们在这些礼仪的举行方面的权力。
(图:若瑟神父)在感恩祭(弥撒)迈向高峰的进程中,“互祝平安”宛如一颗短暂而璀璨的宝石,镶嵌于圣道礼仪与圣祭礼仪之间。这一看似简单的相互致意,实则是一个深邃的圣事性行动,浓缩了基督福音的核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