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台弥撒的气氛谈起
2008-08-06 10:00:31 作者:焦玉海 来源:信德报(总第345期)
我从领洗到现在已经15年多,若说参与弥撒不能算少。一年里主日庆节几乎不缺,特别是在修院工作,天天有弥撒,自然恩宠得了不少,灵修上不能说没有一些长进。然而这么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二月份的一台主日弥撒。
修院即将开学,我从家里动身到邯郸,中途借道去衡水武邑县看望张双桥神父。那天是星期六,吃过午饭,我就跟着他下堂口。从头一天下午到第二天晚上,张神父分别在5个堂口做了6台弥撒,其中最后一台是在何村。
这是一个有着40多位教友的村庄,元宵节已过,不少年轻男人外出打工走了,这样实际参与主日弥撒的只有26人。教堂的“寒碜”让我吃惊,别说和我家乡巍峨华丽、气势庄严的哥特式大教堂相比,就说我刚刚走过的5个堂口,也都比这里强得多。从一个矮小的旧式门洞进去,是一个旧式的农家小院,正面的3间瓦房就是教堂。
大约6点半钟,弥撒开始。这时,借着灯光,我才把屋里大体浏览了一下。坑坑洼洼的砖地,没有跪凳,而是一些小圆凳和一些长圆不一的垫子。房子又黑又低,屋里潮湿狭窄。辅祭的只有一个年轻人。没有读经台,简陋的祭台很小又很低,勉强放得下圣盘圣爵和经书,神父读经时需大弯腰。这让在大堂口呆惯了的我感到惊讶,不可思议。
弥撒进行到圣道礼高峰:神父讲道。由于屋小,教友少,客观上拉近了神父与教友的距离,没有了大堂口神父高高在上的威严。教友们也坐得很近,讲究不来“男右女左、授受不亲”的规矩。在座的26位男女老幼全都聚精会神听道,没有一个打盹儿,也没有一个东张西望,而在其他许多堂区这是司空见惯的。近距离的信息传递,顿时让我感觉到一种气氛,一种“家”的气氛。伴随着神父的讲道,明显地有一股奔腾激荡的暖流涌进我的心田,又像有一股清爽宜人的气息冲进我的心房,这是我在其他堂口参礼时从来没有经验到的。特别是家乡一带的千人大堂口,尽管节庆日礼仪庄严,圣乐悦耳,气势隆重,让人激动,但我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返回县城的途中,听张神父介绍,别看这个堂口不大,条件设施不好,可教友们个个热心,很有福传能力。
听着张神父的介绍,我很为何庄堂口的教友们感到高兴。就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环境,他们却能尽力给天主争取灵魂;而我们许多老堂口大堂口,设施条件很好,教友人数却在逐年减少。
这时我想到了初期教会。那时的宗徒们没有华丽的祭衣,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更缺乏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甚至保禄还得自己织帐篷维持生活,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进监狱是家常便饭。但他们有圣神倾注,有圣神的德能,一次讲道就能让3000人皈依。那时的教友们,除了主日在一起聚会祈祷、擘饼外,其余时间就是分小组劳动、休息、祈祷、分享、爱德服务,这就是“团契”组织。(参见(《宗徒大事录》)
在这里,教堂已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而不再是一个“会场”、一个单纯的聚会场所。既然是在家里,那么各个成员之间无话不谈,彼此不再隔膜,而是互相交付,互相接纳。这样共融的家庭,怎能体验不到圣神的眷顾,耶稣的临在!
事实上,无论是充满恩宠充满活力的初期教会,还是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基督新教,有两点是相同的:一是对圣经的重视。重视对圣经的生命性阅读,通过圣神,不断从圣经里汲取恩宠的营养,使信徒的灵修之泉永不枯竭。再就是堂区的组织结构灵活多样,一切依照有利于灵修生活的充实提高和福传的便利而组建,其中“团契”式的教友组织十分重要。它是堂区圣统组织的一种补充,围绕堂区中心开展工作,而这正是今天大陆教会普遍缺乏的。
正如有一篇文章所说的,“教会一向以礼仪表达信仰,一旦离开礼仪,大部分的人却不知道要如何述说;不是我们没有信仰经验,而是因为我们的信仰经验很难仅以语言传递。”(见《海星》总68期“基督教的圣歌”,作者郭抱朴)作者道出了当今教会团体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是建立“团契”组织。主日庆节以外,教友们根据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每天早晚时间,组织家庭聚会。祈祷唱歌、读经、分享、交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互相帮助,扶危济困,践行爱德的服务,把基督的福音精神熔注在具体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