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告诉我们,上主动了怜悯的心。教宗表示,这怜悯之心与我们不同,例如:当我们在街上看到不幸的事时,我们会说『真可怜!』耶稣没有转身不顾,而是动了怜悯之心。祂走近那位寡妇,与她真正的相遇,随后行了奇迹。
“应向穷人伸手施惠,好使你的祝福和怜悯,完备无缺。”(德7:36)“你要有能力作到,不要拒绝向有求于你的人行善”(箴3:27。)而他在无声中,听到了求救的呼声,怜贫惜老之爱使他伸出援助之手。
我一开始有信仰不是因为别人说有天堂我才信的,而是因为我爱上了耶稣,所以我做一切的事情都是本着这一点出发,而不是为了天堂。怜悯贫穷人、弱小卑微,然后去传扬福音。
面对所有的重重险阻,要有主动去征服它的勇气而不是被动地摆出受难者的姿态等待怜悯。努力做到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同时要抽时间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体力,以应对每一个挑战。
相反地,和平的教学法则包含活动、怜悯、团结关怀、勇气和耐心。耶稣在祂自己的一生当中采取了所有这些态度,甚至完全把祂自己全然献上,甚至到「失去生命」的地步(参阅玛十39;路十七33;若十二25)。
我们要效法主耶稣的怜悯、慈爱和宽恕。在箴言篇19:11节中说:明智的人,缓于发怒,宽恕愆尤,引以为荣。
但是,耶稣的苦难——他的十字架却使苦水变甜水,使我们罪人重新获得了天主的怜悯和宽恕,借耶稣的复活而得到重生的幸福。基督的苦难提升了痛苦的意义,换来了千千万万罪人的幸福。
主耶稣所强调的是怜悯,而不是法律形式上的细节;祂所强调的是爱,不是具有破坏性的小细节;祂更强调的是积极投身的关系,而不是所禁止的行为。主耶稣的到来使法律和先知得到满全,给人们呈现出旧约法律的富饶。
贫穷困苦所给予的考验胜过著名大学的训练;贫穷困苦使人学会人性中的怜悯和谦卑;贫穷困苦也是坚苦卓绝力量的泉源;贫穷困苦使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得到最深沉的发挥;贫穷困苦;真是淬练人性光辉的好场地。
于是星夜赶路,不料途中经过一处山岭,在丛林中忽然遇见一只猛虎,由于他一片赤子之心,遭遇这种情景时,一些也不惊慌,他很镇静的对天祈祷说:“我因父亲害病,急欲回家伺候,愿上天保佑,老虎怜悯,不要阻挡我回家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