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孙艳燕:关于“世俗化”的解读
2012-02-15

[21][page]三、世俗化的形成原因对世俗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包括它的形成原因,西方学术界到目前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章开沅: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
2014-09-28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则是在社会主义体制内,进行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更为深刻的转型。文化并非总是亦步亦趋地追随环境变化。在历史上,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与催化剂。

一个世纪教育伟人的信念—追悼美国圣母大学老校长海斯堡神父
2015-04-02

当年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人数的4%,到他毕业那年,发展为21%。Rodgers先生泪光闪闪,感谢海斯堡神父当年能虚心听取意见,赋权并激发一个低下的一年级新生。主持人接着让大家看大屏幕。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启示宪章》又强调:教会常常尊敬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因为特别在圣道礼仪中,教会不停地从天主圣言的宴席,取用生命之粮,而供给信友们(启示21)。

信德年,一个良机
2012-10-15

(伯后3:13;参默21:1;P.F.,14)小结信德年,一个良机。似乎,我们又看到了圣神那凝聚人心的美妙化工;他召集基督徒善用好机会来准备自己,并积极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参阅伯前3:15)。

从《宗徒大事录》中探寻教会的复兴之路
2015-11-02

(玛6:21)当然,我们的教会并没有强加给教友实行这样的生活方式或社会制度,但我们可以从初期教会信友的奉献精神上看到耶稣的救恩给信友们带来的新型的人际关系,他们真正活出了舍其所有跟随耶稣的美好见证。

教宗方济各2017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以非暴力作为缔造和平的政治风格
2017-01-01

然而他教导我们,暴力与和平交战的实际战场是在人的心里;因为「恶念是从里面,从人心里出来的」(谷七21)。但是基督的讯息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正面的做法。

走进意大利博舍隐修团体
2020-07-15

同时博舍隐修团体为实践基督的福音及回应梵二的精神,开始了在基督信仰内的大公合一,这也秉承了耶稣基督的祈祷“愿众人都合而为一”(若17:21)。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十四主日(丙年)
2025-07-04

灵修意义耶路撒冷在灵修传统中象征天主子民的团体(即“教会”)、圣母玛利亚,甚至象征天上的耶路撒冷(默21:2)。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丙年)
2025-08-29

3:21因为只有上主的权能是伟大的,为谦逊人所尊崇。背景注解:这节显示出犹太信仰中的一项核心:天主才是真正的全能者(Omnipotens)。人的一切力量都来自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