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她的一生:德兰修女,阿尔巴尼亚人,原名亚格娜·干萨·布泽昭。生于1910年8月,18岁便加入爱尔兰洛托修女会。
天主借着他的圣子昭告了真实信仰的信息给我们:天主愿意人相似他自己,“分享着天主的性体”(伯后1:4),理由是他爱世人。
(编者按,出自北宋晁迥《昭德新编》)。而我们在静默中会晤天主更能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畅所欲言,获得平时难以得到的天上智慧与福宠。因此也有贤哲说:心之静,乃是上主为他特别的子民所保留的最好礼物。
当时在西安传教的曾德昭神父成为目睹此著名石碑的第一个欧洲人。编后语:在收到梅老先生的这篇稿子之后,编者对西安教区社会服务中主任陈瑞雪神父做了采访。
据《述异记·大乐伎》记载:陶继之于元嘉末年,任秣陵令(今南京),这个一朝权在手,得志便猖狂的小人,肆无忌惮地任性妄为。当他在处决强盗一案时,其中一人是大乐伎,不是劫匪;但陶继之不由分说,硬定他为死刑。
其中多有稀见材料,如刘承范《利玛传》、徐时进《鸠兹集》、王同轨《耳谈类增》、利玛窦、徐光启《开成纪要》、周献臣《莺林外编》、朱怀吾《昭代纪略》、魏渠斌《药房偶记》、应撝谦《天主论》、刘凝《天学集解》等,
其中葡萄牙籍神父5,分别是曾德昭、阳玛诺、费奇观、李玛诺、黎勃劳。比利时籍神父一人金尼格。意大利籍神父5人,龙华民、郭居静、艾儒略、毕方济、高一志。
此刻恰好有一秀才路过,黄玺向他说明寻兄的事,并将梦中所得诗句呈递秀才,秀才读后说:“这是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中的句子,舂陵,即道州(今道县,属湖南永州市)。君入道州,定知消息。”
由于信友日渐增多,原150平方米的教堂不能容众,经前后三位神父的努力,后又通过香港教区青龙港籍袁鹤清神父的帮助,蒙香港教友黎昭鶠先生在2006年捐资1,058,000元,新堂终成。
到十三陵昭陵的时候,我有一些困了,累了想休息一下,再开就要开山路了。我画了一个圣号,说:天主,这个十三陵是明代皇帝的墓地,为什么十三陵没有天主教徒、天主教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