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或先或后也走上了重科技而轻人文、重物质而轻精神的道路,这可能是汤因比始料未及的。
一方面,基督徒投身于社会正义,实践爱德,但是,往往导致忽略甚至否认信仰的极端情形;还有一种情况是理性,不顾自身的局限性,将科技发展推向背离真理的道路,于是信仰与科学之间被人为地划地自限。
科技取代了更多神迹。虽说时代不同了,但神的奇迹还是相同的,只是表现的形式因事而异。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市,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
还有一种倾向是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而自高自大,取代了天主。如果人类排斥天主、否认耶稣基督是人类的唯一救主,那么将面临被惩罚、自我毁灭的危险。
普世教会也同样地与我们经历坎坷,不同地区的信仰呈现衰弱的景况,教友开始不同程度地流失;科技与经济的急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化和享乐主义的风靡也开始侵蚀着教会团体;教会历史中所沉淀的伦理生活准则一次又一次地被各种乱象所冲击
六、“黑暗之夜”的回响:对现代人的启发在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精神世界却日益迷茫的今天,圣十字若望的灵修思想,特别是他关于“黑暗之夜”和“弃绝”的教导,对现代人追求内在平安和生命意义,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理性与谦卑的协奏:对当代的启示在当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与宗教(或信仰)的关系常常被简化为一种二元对立的冲突。一些科学主义者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任何形式的信仰最终都将被理性所驱逐。
教会的团体礼仪和信友的日间祈祷,都围绕着天主圣三及其光荣,所有敬拜也都以圣三之名开始和结束,这道理世代信友尽知并身体力行。
在礼仪中,我们联合所有世代的信徒,过去的,现今地及未来的信徒们同声祈祷,而且彼此息息相关形成一个祈祷的团体。
昝益谦神父在进德公益第14届圣诞公益晚上献唱一、家庭背景蒙召经历1976年,昝益谦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昝家村的世代教友家庭,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父母忠厚善良,侍主虔诚,慷慨大方,对于孩子们的信仰教育从未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