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辣玛有叹息声,酸辛哭泣;辣黑耳悲悼自己的儿子,不愿受安慰,因为他们已不存在了!(耶31:15)圣史玛窦也引述了这段话(玛2:16-18)。三千五百年来,辣黑耳一直被犹太人奉为我们的母亲、永恒的慈母。
20世纪30年代,由慈悲耶稣显现给波兰的圣傅天娜(1905-1936)修女之后,慈悲敬礼遂成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面对战后全球化巨变中的人类的一项莫大的安慰:因着慈悲敬礼,基督徒更加从容地参与人类社会自
有一位神父,曾去走访并安慰一个正在遭受痛苦的教友家庭,因为他们失去了最爱的人。这位神父去后,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陪伴他们坐了两个小时就走了。
(伯前1:6—7)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仁慈的天父和施予各种安慰的圣神,时刻都在照顾我们。
这表示,耶稣不仅接纳她,还认为她堪当与自己相会,并给予她安慰之语和关怀之情。在叙述的中心部分,得救一词重复三次。只要我一摸祂的衣服,我就会得救了。耶稣转过身来,看着她说:‘女儿,放心吧!
平信徒担当主耶稣基督的同情的眼睛,安慰的双手,陪伴的爱心……让人感受到主耶稣临在在许多境遇中,只有平信徒能比较方便地将主耶稣带给人,正如教宗比约十二世所说:平信徒是站在教会生活的最前线
弥撒结束后,众人准备唱《天皇后喜乐》(ReginaCaeli)时,教宗奉献了都灵人民给“安慰之母”,她是这个城市的主保。“玛利亚,守护着家庭和劳工,守护已经失去信仰和希望的人。
她拒绝接受地震孤儿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建立幸福家庭”的肤浅安慰,试图走出灾难题材的宏大叙事,探寻人物的真实感受。
愿所有因暴力、天灾或医疗紧急状态而受苦的人得到安慰。愿所有因宗教信仰而受迫害的人,尤其是遭受绑架的传教士和信徒,以及成为极端组织攻击的受害者得到安慰,特别是在布基纳法索、马里、尼日尔和尼日利亚的人民。
不论怎样‘痛苦’会惊醒我们……这是我们在痛苦中得到的安慰;我们个人要活出生命原本的特质,仰望主、依靠主最能促进灵性生命的醇熟!”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主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