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供一系列有关这些问题的简短默想。这些默想原发表在《泰泽来信》双月刊上。它们紧扣圣经,提示思路,目的是为所有愿意更完全地进入天主奥秘的人们提供帮助,虽然天主永远在我们理解力之外。
(路15:11-24)导师忆述当时我们修会有一间疗养院,在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八十岁以上的,生病的会士。他们一生都在非洲或拉丁美洲福传。
直到下午,在最后一个堂口结束弥撒时,他已在百余公里的路途上奔波了整整一天。
主耶稣的苦路:主耶稣被比拉多判刑受鞭打后,伤痕累累,血染衣衫,疼痛难耐,筋疲力尽,还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前往哥耳哥达受死,从鞭刑堂到哥耳哥达的这一段路程被称为苦路。
上联主要是告诉朝圣者应默想耶稣的孝子精神。众所周知,在加纳婚宴时,圣母说:他们没有酒了。
知悉耶稣的复活乃是与他的苦难死亡分不开的,同时让我们知道,阻碍我们追随耶稣的诱惑总是无处不在随时皆有,我们若想在此反复争战的人生旅途大获全胜,也该像耶稣那样做精神与肉体的充分准备工作——恒久祈祷与斋戒克苦。
虽然在公私事务最繁忙的日子,他从不疏忽每天的神功:清早行默想、望弥撒,晚晌行自省、诵玫瑰经,日间也多次行祈祷。光启年逾七十,大小斋本可以免守,但他仍遵守不误。
我们天主教教友几乎无人不诵玫瑰经,诵时,无人不作默想,顾空泛之默想,不如具体;零乱之默想,不如系统。
鸡鸣堂外貌一、石阶路——圣阶旧约中的一位叫厄斯德拉的司祭兼经师在夜间,由山涧攀登而上,视察了耶路撒冷城垣(厄下2:15)。
他们残忍地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开始了苦路之旅。藉着今天的瞻礼我们反省自己的信仰生活,预备好心灵,迎接圣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