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分享(十六):能改变世界的拥抱
2022-03-27 10:36:53 作者:文:孔维仁神父 译:梁皓衍,Jasmin Yiu 来源:信德网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回想起当我还在初学时,导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预备道理时,首先需要了解对象的实际背景。那个故事是关于四旬期第四主日的福音:荡子的比喻。(路15:11-24)
导师忆述当时我们修会有一间疗养院,在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八十岁以上的,生病的会士。他们一生都在非洲或拉丁美洲福传。那么多年以来,他们都是克服种种困难、经历种种考验的“硬汉”,而今却是依赖轮椅和医疗人员的老人。某位比较年轻的神父被邀请在疗养院给老会士带四旬期避静。那位神父的默想焦点放于比喻中“荡子”的行为:他挥霍了遗产,之后却后悔了,最终走上回头路,回到他父亲的家。
我们的初学导师碰巧也在现场。他认为这个避静的讲题铺排得很好,但焦点却有点不准确。坐在这讲者前面的,并不是一群年轻反教者,而是一群把自己一生的生命、经历过的困苦通通都奉献给上主的老人。在这个情况,我导师认为焦点应该是故事中的老父亲,而非那“荡子”小弟。因为在场的老传教士们,会更加明白老父亲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气的、被人遗忘的角色,他们将一生贡献的成果交到那些毫无经验,甚或乎是轻率鲁莽的接班人手中。这群老会士深知被误解、孤独看海,以至放下执著、让时间冲淡往事的滋味。
初学导师教导说:“那些老传教士应该被鼓励成为故事中的父亲。有时候,皈依并不由改变一生的“老毛病”(年纪越大,越难改变!)。真正的爱在于以关怀和热情去接纳及包容周围的人,如同比喻中的父亲一样:他以慈悲恢复小儿子的尊严,而赋予他重新开始的机会。
事隔多年,初学导师的教导仍然对我别具意义。因我们都背负着罪疚感,聆听荡子回头比喻时,只会注意小弟的经过,结果勉励自己说,必须停止做坏事,并“重回天主的怀抱”。
有时候,我们也会同情比喻中的长子,因为他觉得父亲偏袒浪荡的弟弟,也不顾自己辛苦的做哥哥的真实需要。虽然没有犯下严重的大罪,但我们经常感觉不到天主对我们的爱,因此我们也不去爱祂,只是“尽责”地与天主保持关系,而非打从心里完全的肖似祂。
在这两种情况下,问题都是最初扭曲了天主的形象。自亚当和厄娃以来,人类一直倾向于认为,天主是一个霸道、专横的角色。
因此,要重新发现天主是“我们的父”、重新理解要肖似祂,是整个四旬期皈依之旅的核心。我们不只是单单相信一个我们称为“天主”的实体和名称,而是如我们的《信经》中所念到的:“我信全能的天主‘父’”。基督宗教最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这种与天父建立慈爱的父子关系。“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路15:31)比喻中父亲的一句,与我们以往扭曲天主与我们是“主仆关系”完全相反。
耶稣的生命、死亡及复活,是天父内心的最高体现。“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6:36)慈悲是耶稣渴望我们该走的路,好能表达我们的信仰之余,同时建立有福音精神的人际关系。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俄乌(两个基督宗教国家)战争暴露了我们信友彼此关系中经常遇到的障碍,就如本主日福音中的家庭一样。最近教宗强调:“我们认为如果不对众人的天父开放,就没有坚实而稳定的理由呼吁兄弟情谊。我们坚信,唯有借由这个身为儿女、而非孤儿的意识,才能使我们和睦共处。”(教宗方济各《众位弟兄》通谕,272)
因此,在本四旬期的喜乐主日中,让我们也喜乐地接受天父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拥抱,或许透过修和圣事,为我们的“死亡”与“复活”而欢乐;因为我们都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让我们也将天父的这个拥抱,传递给其他人,正如耶稣所作的,就是天父至善、至慈悲的面容。我们的世界实在需要这拥抱。
作者单位:耶稣圣心金邦尼传教会
(原载:号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