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后的十五年风雨历程中,“信德”像号角,像战鼓,像旗帜,忠实地贯彻梵二精神,笃行仁爱,践行信仰,把耶稣基督的爱带给人们,把福音的种子撒向人间,为中国教会的复兴,和福音的传播,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在中国教会福传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我们知道,梵二大公会议把学习圣经提高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二、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礼仪方面的教会语言本地化。梵二后,我们不再说【望】了,我们不但说【参与弥撒】,甚至说教友也是弥撒中的司祭,犹如主祭那样要在圣祭中献上祭品。
教宗引用梵二文献《大公主义》法令中的话,谈到促进基督徒合一祈祷周说:对於那些藉圣洗圣事而得重生的人而言,圣洗圣事在他们中间形成圣事性的合一联系(22号)。
向耶稣基督学习:且看耶稣如何满足不同人的所需:当耶稣见到一大群信众没有食物,祂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去满足他们最基本生存的需要;耶稣又从人群中认出匝凯,并要住在他家里,从而满足了匝凯渴望不受排挤、得到尊重的需要
二、传承: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在他致厄弗所人书中说:“我们的天主,耶稣基督降生于玛利亚”在公元第五世纪时,教会为了针对奈斯多略异端,在厄弗所召开了一次大公会议(公元431年)这次会议中,隆重宣布了圣母为天主之母的信理
圣化每一天德图里斯MaryDeTurrisPoust在《每日神圣:天主教徒灵修指南》一书中说,要探索各种方法,使祈祷成为日常各项活动的一个部分,使每一天都能圣化。她解释道:当我们不再把祈祷
1.当祈祷不再是基督徒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部分的时候;2.当对永恒真理的追求停止,满足于已知眼前事物的时候;3.当已经掌握的圣经知识被当作外在的事实,得不到内在应用的时候;4.当
最后审判中的赏与罚信经最后一条当信的道理是我期待来世的生命。其结果所面对的就是天主在审判中的赏与罚。生命是短暂的,人终归要面对死亡。谁也无法逃避被审判的命运。首先人面
救赎使人类重新与天主和好从人的角度看赎罪:有与天主和好之意,也有被救赎的观念。人因为罪而与天主隔离,生命成为罪恶的奴役者,而救赎者则是要废除奴役,使人得释放。天主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