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角度看教会本地化
2011-11-18 15:41:07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 许俊教授
教会的首要使命是把基督的救恩带给普世人类,然而怎样把救恩传播于世界各地呢?首先要把福音的精神融入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的文化中,这样福音的种子才能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本地文化土壤里生根、发芽、成长,这样教会也以福音的精神提升着当地文化。那么福音的有效传播首先要借助语言这个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在此,我仅以语言的角度进行中国福传本地化的探讨。
首先,我们先了解语言是什么以及它的用途,这样以便我们更清晰的理解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纵观中国教会在语言本地化进程中的表现,我们从圣经、礼仪、神学、福传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圣经》是基督宗教最为重要的宝典,也是教会的信仰宝库和神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在教会内对圣经的尊敬有时就等同于天主圣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圣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圣经的语言研究及翻译工作在教会传播中也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二、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礼仪方面的教会语言本地化。梵二后,我们不再说【望】了,我们不但说【参与弥撒】,甚至说教友也是弥撒中的司祭,犹如主祭那样要在圣祭中献上祭品。更多的是由于弥撒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来【做】,我们可以理解弥撒中各个环节的意义,并把弥撒礼仪中聆听到的圣言付诸于现实生活中。
三.在神学方面,语言本地化也是当代教会迫切的需要,本地神学的语言工作在全球各个国家也在积极探索,使神学的语言本地化也是一个漫长的研究和不断融合的过程。
四.福传使用本地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传教时使用的语言不易被人接受,或是使用晦涩难懂的神学术语,或是死板教条的教义宣讲,不但不易被当地人们接受也很可能造成他们的反感。
语言本地化无论从圣经、礼仪、神学及福传方面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神学家及神学工作者,而是应该普遍存在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福传第一线的教内有志之士,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最终达到福音精神,言未尽而意以无穷,让人在心灵深处去领悟那无法用言语去表达无穷美善的天主,因为天主是超越有限的语言,正如中华圣人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我们在圣咏中可以看到更加美妙的描述【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他手中的化工,日与日互递信息,夜与夜相传知识。不是言也不是语,是听不到的言语。他们的声音传遍大地,它们的言语达于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