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天主教中文祈祷文的起源
2017-08-24

该著作和形式明显是东西合璧,师徒之间的对话,即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学者之间的对话,原文用拉丁文写成,后译成中文,这显然是一部针对非信徒的关于天主教信仰的护教小册子,既是一本要理问答,又是一部天主教教义。

缅怀追念 扎根本土 谋求发展
2019-02-14

这种思想深受犹太—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19世纪以来的西方殖民思想的影响。持续了300之久的礼仪之争早已成为历史。

我们的云南朝圣之旅
2008-09-28

当我们走近时完全被它迷住了,这是一座全木质建筑,融合了白族、汉族与西方建筑的文化特色,真是一件民族瑰宝,飞檐斗拱,彩绘娟秀。

弥撒经书总论 第九章 主教及主教团有权作的适应
2023-01-31

这些礼仪习惯源自不同民族的习尚和禀赋,包括东、西方的不同个别(地区)教会,因此罗马礼具备一种“跨区”的特质。

三叶草的故事
2007-03-06

因为我欠天主的债太多了,……我愿意在那里期待主的应许实践,因为他决不食言,正如他在福音中所许诺的:‘有许多人要从东方和西方来,在天国里同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一起坐席。’

迦尔底教会的兴衰与景教在中国西部的流行
2011-01-17

十二世纪中叶,西方盛传约翰王的故事。有人认为约翰王是成吉思汗未兴之前的温克汗(汗是尊称,蒙语王的意思)。温克汗原是克烈族酋长,受金封爵为王。他的侄女唆鲁忽帖尼是忽必烈的生母,有名的景教皇后。

圣经问答(户三-四章)
2025-09-04

答:肋未的三个儿子为:革尔雄、刻哈特、默辣黎,他们的子孙被分为三组,每组负责不同的圣所工作:革尔雄人(户3:21–26):负责会幕的帐幕、顶棚、帷幔、围篱及绳索,安营在西方

张炜:宗教文学令我向往
2015-04-24

现在一些宗教小说、宗教文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不罕见,这让我很向往、也很尊重他们的表达。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5-05-29

由此可知天主教中文的"天主"二字,是当年西方传教士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的两个汉字,并赋予其全新含义,借以表达其信仰中的至高全能者Deus。

城市化过程中的当代农村基督教
2012-11-30

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很高,而在我国,明清时代才出现资本主义城市的萌芽(如松江、宁波、泉州),19世纪后半叶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才出现近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