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214-218号)


2025-11-17 10:25:38 作者:刘铎

原文

感恩礼仪(圣祭礼仪)

214. 预备礼品部分(参看139-145号)由主祭执行,其它共祭者留于原位。

问答解读

问:预备礼品部分由谁执行?
答:由主祭执行,即由主祭负责将饼和酒摆放、祝福并准备好用于感恩圣祭的礼仪。

问:其他共祭者在预备礼品时做什么?
答:其他共祭者留在原位,不参与预备礼品的动作,以保持礼仪秩序和集中注意力在主祭的行动上。

问:为什么只有主祭执行预备礼品?
答:主祭作为弥撒的主要执行者,负责祭献行动,而其他共祭者的职责是在其他环节中协助或观察,以体现秩序和尊重。

问:这段话提醒我们什么?
答:它提醒我们,在弥撒中每位司祭的职责明确分工,主祭主导礼仪的重要环节,而其他共祭者应遵守秩序,共同维持弥撒的庄严和顺畅。

原文

215.主祭念完「献礼经」后,共祭者走近祭台,并环绕祭台而立,但不得妨碍圣礼进行,且不应妨碍执事到祭台前执行其职务,并要让信友能清楚看见礼仪的进行。
  执事常应在祭台附近,执行与圣爵及弥撒经书有关的服务。但他尽可能稍微离祭台远一点,站在围绕着主祭的共祭者之后。

问答解读

问:主祭念完「献礼经」后,共祭者应该做什么?
答:共祭者应走近祭台,环绕祭台而立,但必须确保不妨碍圣礼进行,也不阻挡执事执行职务,同时让信友能清楚看到礼仪。

问:共祭者环绕祭台的目的是什么?
答:这是为了显示共祭者与主祭在弥撒中的协作,同时让会众看到整个礼仪过程,增强弥撒的庄严感。

问:执事在弥撒中应该站在哪里?
答:执事应在祭台附近,执行与圣爵和弥撒经书有关的服务,但最好稍微离祭台远一点,站在围绕主祭的共祭者之后。

问:为什么执事要稍微离祭台远一些?
答:这样可以避免妨碍主祭和共祭者的动作,同时保持礼仪秩序,让礼仪进行顺畅且庄严。

问:这段话提醒我们什么?
答:它提醒我们,弥撒中各司祭的站位和动作都有明确安排,目的是维持礼仪秩序、保证圣礼顺利进行,并让信友清楚看到圣礼的神圣进行。

原文

念感恩经的方式

216.「颂谢词」只由主祭一人咏唱或诵念。全体共祭者与信友及歌咏团,同唱或高声念:「圣、圣、圣」。

问答解读

问:「颂谢词」由谁咏唱或诵念?
答:「颂谢词」只由主祭一人咏唱或诵念,显示主祭在弥撒中的中心角色。

问:其他共祭者、信友和歌咏团在这部分做什么?
答:他们一起唱或高声念「圣、圣、圣」,与主祭共同参与,表达对天主的赞美。

问:「圣、圣、圣」的意义是什么?
答:「圣、圣、圣」表示天主的至圣,强调天主的荣耀和无限伟大,是全体会众向天主致敬的共同呼声。

问:这段话提醒我们什么?
答:它提醒我们,弥撒中主祭引导礼仪,而信友与共祭者的回应表达了弥撒的共同参与,体现天主子民的合一与敬拜。

原文

217.「圣、圣、圣」之后,共祭者依照下列方式念「感恩经」。除非另有规定,只由主祭一人作礼节的姿势和动作。

问答解读

问:「感恩经」在弥撒中由谁念?
答:在「圣、圣、圣」之后,共祭者依照规定的方式念「感恩经」,但礼节的姿势和动作只由主祭一人执行,除非有其他特别规定。

问:为什么只有主祭作礼节动作?
答:主祭作为弥撒的主要执行者,代表教会行使祭献职务,他的动作体现礼仪的庄严和神圣。

问:共祭者在念「感恩经」时应如何参与?
答:共祭者依照指示念「感恩经」,配合主祭,但不自行做礼节动作,以保持礼仪秩序。

问:这段话提醒我们什么?
答:它提醒我们,弥撒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有明确分工,主祭引导礼仪动作,共祭者和信友一起参与,共同完成圣礼的庄严进行。

原文

218.所有共祭者齐念的经文,尤其全体必须念的祝圣圣体圣血经,应以低声(submissa voce)诵念。主祭的声音则应宏亮清楚,能使人清晰听见。如此,信友能易于领会所念的经文。

至于所有共祭者应一起诵念,并在弥撒经书中附有音符的部分,最好(Laudabiliter)予以咏唱。

问答解读

问:共祭者念经时应如何控制声音?
答:共祭者在齐念经文时,尤其是全体必须念的祝圣圣体圣血经,应以低声(submissa voce)诵念,以免盖过主祭的声音。

问:主祭在念经时声音应如何?
答:主祭的声音应宏亮清楚,让信友能够清楚听到,并易于理解所念的经文。

问:为什么共祭者应低声念经?
答:这样可以突显主祭的角色,确保信友能听清主要祷文,同时保持礼仪的庄重。

问:弥撒经书中附有音符的部分应如何处理?
答:共祭者最好(Laudabiliter)以咏唱的方式诵念,使礼仪更加庄严、富有音乐感和虔敬的氛围。

问:这段话提醒我们什么?
答:它提醒我们,弥撒中声音的运用有明确规范,通过主祭与共祭者的协调,使信友能够专注于礼仪内容,同时增强圣礼的庄重与美感。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214-218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