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71-174号)


2025-11-05 09:33:44 作者:刘铎

原文

乙)有执事辅礼的弥撒

171.在感恩圣礼中若有执事在场,他应着礼服,并执行其职务:

a) 辅助主祭,并且走在其身旁;

b) 在祭台履行与圣爵和经书有关的服务;

c) 宣读福音,并可在主祭委任下讲道(参看66号);

d) 不时以适当的提示引导会众,并读出信友祷词的意向;

e) 协助主祭分送共融的圣事,并清理及安排祭器;

f) 若无其它辅礼人员在场,则依需要,代行其职务。

问答解读

问:执事在弥撒中的角色是什么?
答:执事是接受过圣秩的圣职人员,在弥撒中有明确的职责,主要是协助主祭(通常是神父)完成圣祭礼。

问:执事在祭台上的工作有哪些?
答:执事会负责与圣爵、经书相关的服事,例如准备圣爵、翻动经书等,确保礼仪顺利进行。

问:为什么福音由执事来宣读?
答:因为在礼仪的传统中,福音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而执事被赋予此职责,代表他传达基督的福音。如果主祭允许,他也可以讲道。

问:执事如何帮助会众参与弥撒?
答:执事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引导会众,比如邀请他们祈祷、站立、回答,并代为朗读信友祷词的意向。

问:在分送圣体时,执事有什么任务?
答:执事会协助主祭分送圣体,也会在弥撒结束时帮忙清理和整理祭器。

问:如果没有其他辅礼人员在场怎么办?
答:执事会根据需要,代替辅祭或其他服事人员,确保整个弥撒礼仪完整、庄重地进行。

原文

进堂式(开始礼)

172.列队游行前往祭台时,执事恭捧《福音书》,稍微高举,走在主祭之前,否则走在主祭旁。

问答解读

问:弥撒中列队前往祭台时,执事要做什么?
答:执事要恭敬地捧着《福音书》,表示对基督圣言的尊重。

问:执事为什么要稍微高举《福音书》?
答:高举《福音书》是向全体会众显示天主的话语,让大家意识到福音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问:执事在游行队伍中走在主祭前面有什么意义?
答:走在主祭前面象征福音先行,引领大家的心灵向上主敞开,提醒会众基督圣言在弥撒中的核心地位。

问:如果执事不能走在主祭前面怎么办?
答:他可以走在主祭旁边,依然恭捧《福音书》,保持对福音的敬意和礼仪的庄重。

问:这一做法对会众有何提醒作用?
答:会众通过看到执事恭捧福音书并稍微高举,提醒自己福音的重要性,应当以虔敬的心聆听和领受天主的话语。

原文

173.到达祭台前,执事若恭捧《福音书》,免行鞠躬礼;上到祭台前,宜把《福音书》放于祭台上,然后与主祭一起亲吻祭台致敬。

执事若不恭捧《福音书》,便照常与主祭一起向祭台行深鞠躬礼,并亲吻祭台致敬。

若举行奉香礼,执事则辅助主祭添香,并伴随他向十字架及祭台奉香。

问答解读

问:执事到达祭台前,如果恭捧《福音书》,要做什么?
答:如果执事恭捧《福音书》,他可以免去向祭台行鞠躬礼,只需把《福音书》放在祭台上,然后与主祭一起亲吻祭台以示尊敬。

问:如果执事没有恭捧《福音书》,他应如何行礼?
答:没有恭捧《福音书》的执事,要照常与主祭一起行深鞠躬礼,并亲吻祭台,表达对天主和祭台的敬意。

问:执事在奉香礼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在奉香礼中,执事辅助主祭加乳香,并陪同主祭向十字架和祭台奉香,帮助礼仪顺利进行,同时表现对圣物的尊敬。

问:为什么恭捧《福音书》可以免行鞠躬礼?

答:恭捧《福音书》本身就是对基督圣言的尊敬,因此在礼仪中可以代替鞠躬礼的表示,显示对福音的特别敬意。

问:整个流程对信友有什么提醒作用?
答:会众通过看到执事恭捧福音书、行礼或辅助奉香,能够体会福音和圣物的神圣性,从而以虔诚的心参加弥撒。

原文

174. 奉香既毕,执事与主祭一齐到座位处,坐于其旁,并依需要协助主祭。

问答解读

问:奉香礼结束后,执事应该做什么?
答:奉香礼结束后,执事应与主祭一起回到座位,坐在主祭旁边,以便随时协助主祭完成后续的礼仪工作。

问:执事在座位上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执事在座位上随时准备协助主祭,例如递送经书、提示会众回应、协助礼仪动作等,确保弥撒顺利进行。

问:为什么执事要坐在主祭旁边?
答:执事坐在主祭旁边,方便随时提供帮助,也象征他与主祭在礼仪中的协作与服务关系,让会众看到执事对圣礼的参与和辅助。

问:这对信友有什么提醒作用?
答:信友通过看到执事在座位上协助主祭,可以理解弥撒不是主祭一个人的工作,

而是教会团体共同完成的圣礼,提醒大家参与和虔敬的心态。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71-174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