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11-20 15:46:01 作者:翻译 / 四维团队
禧年2025: 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V):
基督复活与当今世界的挑战(IV):复活节灵修激活兄弟情谊。"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 ( 参 若15:12)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早上好!
相信基督的死而复活,活出逾越奥迹的灵修,使生命富有希望,鼓励我们修德行善。 特别的是, 有助于我们去爱、去培养兄弟情谊。这兄弟情义无疑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如教宗方济各所清楚地看到。
兄弟情谊源自人性深处。我们能建立关系,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在彼此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关系从我们生命的肇始就支持和充实我们,若没有这关系,我们将无法生存、成长和学习。这些关系是多方面的,形式和深度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能活出圆满的人性,当我们在一起存在和生活时,当我们成功地体验到与我们周围人们真正而非正式的关系时。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我们面临陷入孤独的病态,甚至可能出现一种只有在与自己利益相关时才考虑他人的自恋。他人被简化为一个我们可以从那里索取的人,我们却从未真正愿意付出和主动奉献自己。
我们深知,即使今天,兄弟情义也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它并非唾手可得。世界各地的许多冲突、许多战争、社会紧张关系以及仇恨情绪似乎都证明了相反的情况。然而,兄弟情义并非一个美丽而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它也不是少数狂热者的渴望。但为了克服那些威胁友爱的阴影,我们需要溯源,最重要的是只有从那唯一能使我们摆脱仇恨之毒的那位身上汲取光明和力量。
"兄弟情谊"这个词源于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根,含义是关怀、放在心上、支持和维系。用到每人身上,它便成为一种呼吁、一种邀请。我们常常认为兄弟、姐妹的角色指的是亲情,即相互关联,属于同一个家庭。事实上,我们很清楚,争论、分裂、有时甚至是仇恨,如何能够破坏亲属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陌路之间的关系。
这表明,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反思亚西西圣方济各称呼每人时的问候,无论他们的地理、文化、宗教和教义起源:“诸位弟兄(omnes fratres)”是圣人以包容一切的方式将所有人置于同等地位,正因为他认出他们有着共同的天性:尊严、对话、接纳和救恩。教宗方济各在《众位弟兄》通谕中再次提出了亚西西的穷人的这态度,强调了它在八百年后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这个"所有人",即“tutti”,对于圣方济各来说,象征一种普世性兄弟情谊的标志,它表达了基督宗教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特征从一开始就是为所有人的救援而宣示的福音,从未以一种排他或私密的形式出现。这种兄弟情谊是基于耶稣的命令,这一诫命是全新的,因为它是由耶稣自己完成的,是对天父意志的充分实现: 就是由于曾爱我们并为我们献出了自己的他祂,,作为回报我们也能彼此相爱,为他人奉献我们的生命,作为同一天父的儿女,在耶稣基督里成为真正的兄弟姐妹。
若望福音说,耶稣爱我们到底(参13:1)。随着受难日的临近,师父清楚地知道祂的历史性时刻即将结束。祂害怕即将发生的事;祂经历了最可怕的折磨和遗弃。祂第三天的复活,是新历史的开始。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共同生活,门徒们完全成了的兄弟姐妹,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共同经历了耶稣的死亡之痛苦,更主要的是,当他们认出祂是复活者,接受圣神恩宠并成为祂的见证人。
兄弟姐妹们在艰难中相互支持,他们不会抛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在积极追求团结、信任和相互依赖的过程中共同悲喜。这动力是耶稣祂自己赐予我们的: "你们要彼此相爱,正如我爱了你们一样”(参 若15:12)。这位已经死而复活的基督所赐予的兄弟情谊,使我们摆脱了自私、分裂和傲慢的胡乱逻辑,每天以一种都在更新的爱和希望的名义下,重树我们初心。复活主已经为我们展示了与祂同行的道路,让我们“所有人”能够感受并成为"兄弟姐妹"。
特别问候:
我问候今天参加公开接见的讲英语的朝圣者和游客,特别是来自英格兰、爱尔兰、芬兰、马耳他、荷兰、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中国香港、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越南、加拿大和美国的团体。
在这炼灵月,纪念那些在信德、望德和爱德中先我们而去的兄弟姐妹。让我们祈求恩宠来坚定我们活出耶稣爱之诫命的决心,这样我们才能与我们的主和所有的圣人共享享受永生。愿基督的平安和喜乐与你们大家同在!天主降福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