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民第五 -六章)
2025-11-10 11:44:23 作者:刘铎

《民长纪》第五章 问答
问1:德波辣的凯旋歌是在什么背景下唱的?
答:这首歌是在以色列人战胜客纳罕王雅宾的将军息色辣之后,女先知德波辣与军长巴辣克共同唱出的胜利之歌,用以颂扬上主的救恩和百姓的英勇。
问2:歌中开头“祝颂上主”有何意义?
答:表达了以色列人将胜利归于天主,因他们知道真正的元帅是上主,而非人的策略与武力。这是信德的见证,体现出以色列宗教精神的核心。
问3:“天摇地动,密云滴雨”象征什么?
答:描绘天主亲自出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祂的威能与主权。这种天象的描述强化了天主介入历史、为祂子民作战的信仰。
问4:歌中为何提到“没有盾牌、没有长矛”?
答:说明以色列当时兵力装备极其不足,面临强敌毫无优势。但正是在这种弱势下,他们依靠上主取得了胜利,突显天主的全能。
问5:德波辣在歌中如何激励百姓?
答:她呼唤首领与百姓奋勇出征,并赞美那些自愿参战者。她是一位充满母性的领导者,以信德与诗歌激励人心。
问6:歌中提到哪些支派英勇作战?哪些支派退缩?
答:则步隆与纳斐塔里被赞为冒死奋战的子民;相反,勒乌本、基肋阿得、丹、阿协尔等被暗示为退缩不前,未参与战斗,受到婉转批评。
问7:“星辰从天上争战”是比喻吗?
答:是的,它象征天主以自然之力帮助以色列,可能暗示天象或天灾,如风雨泥泞,使敌人军车陷于困境。强调天主是战争的真正主宰。
问8:克雄河在战斗中有什么作用?
答:克雄河的泛滥可能使息色辣的铁车失效,为以色列人提供了有利战机。这是上主使用自然界协助祂子民的一种方式。
问9:雅厄耳为何被特别赞美?
答:因她以智慧和勇气击杀息色辣,为以色列赢得了决定性胜利。她的行为虽非传统武力,但同样为上主的计划服务,表现出妇女在天主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问10:“息色辣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描写有何意义?
答:这是讽刺性的描写,揭示了敌人的骄傲与残酷,也映照出恶人的结局。这段对比增强了对雅厄耳义举的赞赏。
问11:这首歌最后的祈祷表达了什么?
答:表达了对上主正义审判的信靠:愿所有敌人灭亡,愿爱主者如旭日东升。是整首歌的灵修高峰,强调敬主爱主者最终必得胜利与平安。
问12:这首歌对今日信友有什么启示?
答:它教导我们:即使在软弱与压迫中,只要信赖天主,祂必为我们作战。同时也提醒我们积极回应天主的召唤,在属灵战斗中勇敢站立,为正义与信德作见证。
《民长纪》第六章 问答
1. 以色列子民为何再次陷入苦难?
答:因为以色列子民又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即背离上主、拜偶像,所以上主任凭他们受米德杨人压迫七年(民6:1)。
灵修意义:天主的惩罚并非出于残忍,而是教育与召回。人若弃绝上主,便自然落入混乱与苦果中。
2. 米德杨人怎样迫害以色列人?
答:每当以色列人耕种,米德杨人便与阿玛肋克人、东方子民联手洗劫。他们像蝗虫般大量入侵,毁坏庄稼,夺走牲畜,使以色列极其贫困(民6:3-6)。
背景提示:米德杨人是游牧民族,行动迅速,依靠抢掠为生。
3. 以色列人在受苦时如何回应?
答:他们呼求上主,上主便派遣先知责斥他们的不忠,并提醒他们祂昔日如何救他们脱离埃及与压迫者(民6:7-10)。
信仰反思:天主首先不是给予“援助”,而是叫人悔改,重建与祂的关系。
4. 上主为何拣选基德红?
答:尽管基德红自认为卑微,上主却拣选他,因祂看重人的顺从与信德,而非外在地位(民6:11-16)。
灵修教导:上主常使用软弱者显示祂的全能,使人知道得胜来自祂。
5. 基德红在酒池打麦子有何象征意义?
答:酒池本不是打麦子的地方,基德红因害怕米德杨人才藏在那里。此情境象征以色列人对敌人的恐惧,以及拯救的迫切需要(民6:11)。
属灵启示:在软弱与黑暗中,上主的召唤临到人心。
6. 天主如何向基德红显明祂的同在?
答:天主使者接受基德红的献祭,并使磐石起火,吞噬供物。基德红认出他面前上主的使者,大为惊惧,但上主安慰他:“你不会死。”(民6:21-23)
灵修意义:献祭与神迹彰显天主的临在,启示基德红他不是孤军作战。
7. 基德红为何拆毁父亲的巴耳祭坛?
答:上主命令他拆毁偶像祭坛,代之以敬拜真天主的祭坛。基德红夜间行动,是出于对人(而非天主)的惧怕(民6:25-27)。
信仰挑战:真正的信德需行动,即使面对家人和社会的压力。
8. 基德红因此遭到什么反对?
答:城中人要求处死基德红。其父约阿士却机智回应:“若巴耳是神,就让他自己为自己辩护。”(民6:30-32)
属灵教训:偶像本是虚无,经不起真实的挑战。真正的神自会彰显祂的能力。
9. “耶鲁巴耳”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答:“耶鲁巴耳”意思是“让巴耳与他争辩”。这是人们对基德红的称呼,表明他与偶像对立(民6:32)。
10. 基德红为何请求两个“羊毛的征兆”?
答:基德红为确认自己是否真的蒙召领军,向天主请求两个相反的征兆——一次是羊毛有露水、地干;一次是羊毛干、地有露水(民6:36-40)。
信仰层面:基德红虽然软弱犹疑,但愿意确认天主的旨意。他并非试探天主,而是寻求确据。
11. 这一章展现了哪几种天主的面容?
答:公义的天主:因罪而惩戒祂的子民;
忍耐的天主:等待人的悔改;
亲近的天主:亲自派遣使者,召唤基德红;
全能的天主:以火接纳祭品,回应求证。
12. 基德红预示了什么样的救主形象?
答:基德红是“救主型”的民长,他的拣选不因强大而因信德,预示了耶稣基督——那位被人轻视却真正救赎我们的人。
教会视角: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言,“天主从不厌弃祂的子民”,祂常在苦难中兴起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