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户五-六章)
2025-09-05 09:48:44 作者:刘铎
《户籍纪》第五章 问答
问一:为什么患病或不洁之人必须被送出营外?
答:因为上主亲自住在以色列子民当中(见第3节),营地如同圣所。患癞病、患淋病或触碰死尸的人,按《肋未纪》的法律被视为不洁。为了尊重上主的临在,必须将他们送出营外,直到洁净为止。这是出于对圣洁的尊敬。
问二:赔偿法令中提到的“对近人不义”指的是什么?
答:这是指任何欺骗、盗窃、伤害或不诚实的行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罪行不仅冒犯了“近人”,也得罪了上主。因此,悔改者必须承认罪行,赔偿全额损失,并多加五分之一作为补偿;如果受害者无亲属可赔偿,就归给上主,即由司祭收取。此外,还需献一只公绵羊作为赎罪祭。
问三:赔偿必须加五分之一的意义何在?
答:这体现出旧约法律中对公义与补偿的强调。不仅要归还原本的损失,还要额外赔偿,作为悔过的表示,也作为对所犯之罪的赎补。这也体现天主要求真实悔改与修和的精神。
问四:为何司祭可以接受这些赔偿和献仪?
答:司祭是上主设立的圣职人员,为子民行赎罪礼。子民给司祭的献仪,是对天主的奉献,间接表达对天主圣洁制度的尊重,也支持圣职人员的生活。这是一种宗教与社会责任的合一。
问五:所谓“夫妻疑忌的法律”是怎样的背景?
答:这是在丈夫对妻子可能的不忠产生怀疑,却无目击证人、无法证明的情况下,用以处理夫妻之间信任危机的法律方式。通过司祭的仪式,将这件事交托于上主,由祂亲自判断,是一种属灵的公断。
问六:苦水仪式具体怎么操作?意义何在?
答:司祭取圣水,加上会幕地上的尘土,称为“招致咒骂的苦水”。若妇人真有奸情,这水进入身体后,她会腹肿腿萎,成为咒骂;若她无罪,便无害,还可继续生育。这仪式象征:
上主鉴察人心
圣所的土与水象征天主的临在
咒语写下后洗入水中,象征天主将真相显明
问七:这仪式是否贬低女性?
答:从现代观点看,这法律似乎偏向男性。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这是对妇女的一种保护机制。若无此仪式,女人很可能因怀疑而被冤杀。通过圣所的审断,提供一个公开、神圣且和平的裁断方式。这强调了天主是公义的审判者。
问八:丈夫怀疑妻子而她清白,结果如何?
答:如果女人是清白的,她将不受伤害,反而将得祝福、生育子女。这不仅是她被洗清的标志,更象征天主为无辜者伸张正义与赏报生命。
问九:整章的神学重点在哪里?
答:本章强调:
天主的圣洁临在不可玷污(第1-4节)
对人不义的罪行必须修和、补偿、赎罪(第5-10节)
天主是夫妻间的审判者,连隐秘的事祂也知晓(第11-31节)
这些律法呼吁我们在生活中保持诚实、洁净与忠信。
问十:我们今天如何灵修性地应用这一章?
答:虽然我们不再遵守旧约的仪式法律,但本章提醒我们:
悔改需要实际行动与赔偿
家庭与婚姻中的信任与忠诚,是圣召的一部分
唯有在天主面前诚实,才能真正得平安
耶稣在新约中也说:“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在心灵和生活中追求洁净与公义。
《户籍纪》第六章 问答
——论纳齐尔人的献身与亚郎的祝福
一、关于“纳齐尔人”的规定
问1:什么是“纳齐尔愿”?为何人们会许这种愿?
答:“纳齐尔”(希伯来文 Nazir)意思是“分别出来的人”或“献身者”。纳齐尔愿是一种自愿的特愿,男女都可以许愿,表示在一段特定时期内,特别地献身于上主,过一种更圣洁、节制和祈祷的生活,以表达虔诚、感恩或悔改。
问2:纳齐尔人必须遵守哪些禁令?
答:纳齐尔人在守愿期间必须遵守三项主要禁令:
禁饮葡萄制品:包括清酒、烈酒、葡萄汁,甚至葡萄干、葡萄仁与葡萄皮(6:3-4)。这是象征对肉身享乐的节制。
不剃头发:要让头发自由生长,象征其圣化的记号(6:5)。
远离死尸,不沾染不洁:即使是至亲的亡故,也不可靠近(6:6-7),因为他在头上带着奉献于上主的记号(6:7-8)。
问3:如果在守愿期间不慎沾染不洁怎么办?
答:若有人在纳齐尔人身边突然死去,使其不洁,这段献身期就被视为无效(6:9)。
为此必须:
第七天剃头洁净(6:9);
第八天献两只斑鸠或雏鸽,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全燔祭(6:10-11);
重新开始献身,并献一只羔羊作赎过祭(6:12)。
问4:当纳齐尔人的献身期满后,要做什么?
答:他要被带到会幕前,举行完整的献祭礼仪,包括(6:13-17):
一只公羔羊作全燔祭,
一只母羔羊作赎罪祭,
一只公绵羊作和平祭,
一篮无酵饼和薄饼作素祭,
附加奠祭。
之后,他要在会幕门口剃发,将头发焚于和平祭的火上(6:18),象征献身的完成。司祭将部分和平祭品行奉献的摇礼,并交还纳齐尔人。这以后,他才可以重新饮酒(6:20)。
问5:如果纳齐尔人愿意奉献更多,可以吗?
答:可以。他若愿意按自己财力许更多的愿或多献祭品,应遵照所许的,自愿多作奉献(6:21)。这显示出上主悦纳慷慨的心,也重视自由意志的参与。
二、亚郎祝福的经文
问6:上主吩咐亚郎和司祭们如何祝福以色列子民?
答:上主训示梅瑟,要亚郎和他的儿子们这样祝福以色列子民(6:24-26):
“愿上主祝福你,保护你”;
“愿上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
“愿上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
这是旧约中最古老、最庄严的司祭祝福词,表达了上主对以色列民的爱、仁慈与和平的祝福。
问7:这种祝福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这是司祭性的祝福,带有天主名号的权威(6:27):“这样,他们将以色列子民归我名下,我必祝福他们。”表示当司祭以天主的名行祝福时,天主亲自执行这祝福。它预示了新约中教会的祝圣职与降福礼仪。
三、灵修反思与实践应用
问8:今天的教友是否还可以模仿“纳齐尔愿”?
答:虽然今日的教会已不守旧约献祭制度,但纳齐尔愿的精神仍有价值。教会内的修道生活、节期守斋、私人誓愿与奉献生活,皆可视为以基督为中心的“新约纳齐尔精神”延续。信友也可在特定时期,为悔改、祈祷、献身而行节制与奉献之愿。
问9:这章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圣洁”的意义?
答:圣洁不仅是远离罪恶,更是为主而分别出来的生活。无论是暂时的献身,还是终身的圣召,我们都被召叫将身体、思想、时间奉献给主,避免俗世的玷污,成为祂所喜悦的祭品(参罗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