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08-29 13:14:55 作者:翻译 / 四维团队
禧年2025: 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II):
耶稣的逾越节( IV):交付自己。 “你们找谁?”(若18:4)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今天我们要默想一关键场景,它标志着耶稣受难开始:他在橄榄园被捕的时刻。圣史若望以其一贯的深刻笔触,并未呈现一个惊惶逃窜或躲藏的耶稣。相反,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位自由的人,挺身而出,勇敢直面时刻,让最伟大的爱的光芒得以彰显。
“耶稣既知道要临到他身上的一切事,便上前去问他们说:‘你们找谁?’”(若18:4)。耶稣知道,然而,他选择不退缩。他交付自己--不是出于软弱,而是出于爱。一种圆满成熟的爱,以至于不惧怕被拒绝。耶稣不是被捕,而是自愿被捕。他不是被捕的受害者,而是主动奉献自己。这个举动体现了人类得救的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仍然可以自由地去爱到底。
当耶稣回答“我就是”时,士兵们跌倒在地。这是一奥秘时刻,因为,这句话在圣经启示中呼应了上主的圣名:“我是”。耶稣揭示了,上主的的临在于人类正是经历不公、恐惧与孤独之处。就是在那里,真正的光明愿意毫不畏惧照耀,即使黑暗汹涌而来,也不能将它吞噬。
在深夜,当一切似乎都即将崩塌之际,耶稣显示:基督徒的希望并非逃避,而是一种抉择。这种态度源于祂深切的祈祷— 并非祈求上主免除苦难,而是祈求能坚持爱的力量,因为我们深知,为爱而自由奉献的生命,无人能夺走。
“你们既然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若18:8)。被捕的时候,耶稣并不顾及自身安危,只愿朋友们能自由离去。这证明他的牺牲是真正爱的举措。耶稣任凭卫兵逮捕囚禁,只为让门徒们获得自由。
耶稣的一生都是在准备这庄严而戏剧性的时刻。因此,当这时刻来到时,他有力量不去逃避。他心里深知,为爱献出生命并非失败,而是奥秘的丰收。正如麦粒落地死去,并结出许多果实。
当然,面对看似通向死亡与终结的道路,耶稣曾刚到心灵的痛苦。但他坚信,唯有为爱而献出生命,最终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这就是希望真正意义:不是逃避痛苦,而是相信在最不公的苦难中,隐藏着新生命的种子。
那么我们呢?我们多少次守护着自己的生活、计划和安全感,却浑然不觉,这样做只会让我们陷入孤独。福音的逻辑截然不同:唯有奉献才能昌荣,唯有无偿的爱才能在看似万念俱灰之处重燃希望。
马尔谷福音还讲述了一个少年人的故事:当耶稣被捕时,他赤身逃走了(谷14:51)。这是一个神秘的画面却很有象征意义。我们追随耶稣时,也会有被突如其来的困难击倒,被剥去所有确定性的时刻。那是最艰难的时刻,让我们几乎要放弃福音之道,因为爱似乎成了不可能的道路。然而,在福音的结尾,正是一位青年向妇女们宣告了复活,他不再赤身裸体,而是披着白袍。
这就是我们信仰的希望:我们的罪过和软弱不会阻止天主宽恕我们,也不能阻止祂重新点燃我们追随祂的渴望,让我们也能为他人奉献生命。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也学会把自己托付于天父美善的旨意,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对所受恩宠的回应。人生并不需要我们完全掌控,只需每天自由地选择去爱。这才是真正的希望:深信即使在试炼的黑暗中,上主的爱仍支撑着我们,使我们的生命结出永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