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良十四世主持枢密会议闭幕弥撒讲道


2025-05-16 09:24:55 来源:信德网

罗马时间2025年5月9日周五上午11时,教宗良十四世在西斯汀圣堂与众枢机举行选举教宗枢密会议闭幕弥撒。弥撒中,用英文颂读读经一,读经二则以西班牙语颂读,而福音以意大利语颂读。教宗先用英语向大家问好,然后以意大利文讲道。

福音:玛窦福音16:13-19

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说:“人们说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西满伯多禄回答说:“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主。”耶稣回答他说:“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我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以下是讲道全文:

“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 16:16)。这句话中,伯多禄在师傅的询问下,与其他门徒一起表达了他对耶稣的信仰,这也代表了教会透过宗徒传承,两千年来所保存、深化并传承的信仰遗产。

耶稣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唯一的救主,唯有祂揭示了父的面容。

在祂内,天主为了使自己亲近并可被所有人接近,向我们显示了自己:在孩子信任的眼神中,在年轻人活泼的思维中,在成年人的成熟面容中(参阅《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22),最终在复活后以荣耀的身体向门徒显现。

祂如此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类圣德的典范,我们都可以效法,并承诺了一个超越我们所有限制和能力的永恒命运。

伯多禄在他的回应中理解了这两点:天主的恩赐以及为了让自己被这恩赐改变所需遵循的道路。

这是救恩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托付给教会,为人类的益处而宣讲。

实际上,这些也托付给了我们,那些在我们尚未在母胎中成形时就被祂拣选的人(参阅耶 1:5),在圣洗的水中重生,超越我们的限制,并非出于我们的功劳,被带到这里,并从这里被派遣出去,使福音能够向每一个受造物宣讲(参阅谷 16:15)。

特别地,天主透过你们的选择召叫我,继承宗徒之首的职位,并将这宝藏托付给我,使我在祂的帮助下,能成为这宝藏的忠实管理人(参阅格前 4:2),为整个教会的奥体着想。

祂这样做,是为了使教会更加完全地成为一座建在山上的城(参阅默 21:10),一艘在历史的水域中航行的救恩方舟,以及照亮这世界黑夜的灯塔。

而这,不是通过她结构的宏伟或建筑的壮丽——就像我们身处的这些历史遗迹——而是通过她成员的圣德。

因为我们是天主拣选为祂自己的子民,使我们能宣扬那位召唤我们走出黑暗进入祂奇妙之光者的荣耀(参阅伯前 2:9)。

然而,伯多禄的信仰宣言是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回答:“人们说人子是谁?”(玛 16:13)。这个问题并非无关紧要。

它涉及我们牧民工作的一个基本方面,即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其限制与潜力,其问题与信念。

“人们说人子是谁?”如果我们反思我们正在考虑的场景,我们可能会发现两种可能的答案,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首先,是世界的回应。玛窦告诉我们,这段耶稣与门徒之间的对话发生在美丽的凯撒勒雅腓立比城,这里有豪华的宫殿,坐落在赫尔孟山脚下壮丽的自然景观中,但也是残酷权力游戏的场所,是背叛和不忠的现场。

这个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认为耶稣是一个完全无关紧要的人,充其量是一个有着不寻常和引人注目的言行方式的人。因此,一旦祂的存在因为祂对诚实的要求和严格的道德要求而变得令人厌烦,这个“世界”将毫不犹豫地拒绝并消除祂。

然后,还有另一种对耶稣问题的可能回应:普通人的回应。对他们来说,纳匝肋人不是一个骗子,而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勇气、说话得体、说对话的人,就像以色列历史上的其他伟大先知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跟随祂,至少在他们可以在不冒太大风险或不便的情况下这样做的时候。然而,对他们来说,祂只是一个人,因此,在危险时期,在祂的受难期间,他们也会抛弃祂,失望地离去。

这两种态度令人注目之处在于它们与现世的相关。它们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许多男女口中容易找到的观念,即使但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本质上却相同。

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环境中,基督教信仰被认为是荒谬的,适合软弱和无知的人。在这些环境中,更喜欢其他的安全保障,如科技、金钱、成功、权力或享乐。

这些是传播福音和见证其真理并不容易的背景,在这些地方,信徒被嘲笑、反对、鄙视,或在最好的情况下被容忍和怜悯。然而,正因为如此,这些地方是我们迫切需要进行传教工作的地方。

信仰的缺乏常常悲剧性地伴随着生活意义的丧失、对怜悯的忽视、对人类尊严的可怕侵犯、家庭的危机以及许多其他困扰我们社会的创伤。

今天,也有许多环境中,耶稣虽然被视为值得欣赏的人,却被简化为一种有魅力的领袖或超人。这不仅在非信徒中存在,也在许多受洗的基督徒中存在,……

这就是托付给我们的世界,教宗方济各多次教导我们的世界,我们被召唤在其中见证我们对耶稣救主的喜乐信仰。因此,我们也必须与伯多禄一起重申:“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 16:16)。

首先,在我们与主的个人关系中,在我们对每日悔改旅程的承诺中,这是至关重要的。然后,作为教会,一起体验我们对主的忠诚,并将喜讯带给所有人(参阅《教会宪章》,1)。

这是我首先对自己说这话,作为伯多禄的继承人,当我开始作为罗马主教的使命时,根据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的著名表达,被召唤以爱德主持普世教会(参阅《致罗马人书》,序言)。

圣依纳爵被带着锁链引到这座城市,即他即将牺牲的地方,写信给那里的基督徒:“当世界再也看不到我的身体时,我才真正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致罗马人书》,IV, 1)。

依纳爵谈论的是在竞技场被野兽吞噬——事情确实如此发生了——但他的话更普遍地适用于教会中所有行使权威职务的人所必须承担的承诺。

那就是让位于基督,使祂得以存留;使自己变小,使祂得以被认识和光荣(参阅若 3:30);竭尽全力,使所有人都有机会认识和爱祂。

愿天主赐予我这恩宠,今天和永远,藉着教会之母玛利亚的转求及助佑。

来自:盐与光

本文标题:教宗良十四世主持枢密会议闭幕弥撒讲道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