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公开接见:圣母的芳表教我们要相信、希望、与人相遇


2025-02-06 09:41:21 来源:信德网

“圣母访亲的奥秘”不仅是圣母玛利亚探访表姐依撒伯尔,更是耶稣在母胎中眷顾“祂的子民”。教宗方济各2月5日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如此表示。教宗将讲稿交给圣座国务院的吉罗利(Pierluigi Giroli)神父代为宣读,并且说:“我想要请求原谅,因为这个严重感冒的缘故,我说话很困难。”

在讲稿中,教宗尤其谈论了圣母玛利亚的芳表。她毫不迟疑地全然奉献于天主,并为他人效劳。我们在她身上能发现“每个相信并希望的灵魂都‘孕育天主的圣言’”。

玛利亚不怕危险和判断

“以色列的年轻女儿”玛利亚领受天使的报喜,深感惊讶,然后“踏上旅途,不怕危险和他人的判断,前去与他人相遇”。

“当我们感到被爱时,会感受到一股力量使爱流动;如同保禄宗徒所言,‘基督的爱催促着我们’(格后五14),敦促我们、使我们动起来。玛利亚察觉到爱的动力,前去帮助一名妇女。后者是她的亲戚,也是一名经过长年等待后、接受不预期怀孕的老妇人,她在她的年纪难以应付妊娠。但童贞玛利亚前去依撒伯尔那里,也是为了分享对全能天主的信德,以及对祂实现许诺的望德。”

赞主曲:满怀信任、希望和喜乐歌颂天主

玛利亚抵达依撒伯尔的家时,受到“双重祝福”的欢迎:“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妳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路一42)教宗指出,依撒伯尔称圣母是“有福的”,因为“她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同上,45节)。

“圣子的默西亚身份和圣母的使命获得承认。面对这点,玛利亚没有谈论自己,而是讲述天主,满怀信任、希望和喜乐献上赞颂,那是一首每天在晚祷时在教会内回荡的歌咏,即《赞主曲》。”

救赎之曲

圣史路加记载了圣母的这段赞颂之词。教宗解释道,这是“庄重的记述,概括并完成了以色列的祈祷”。圣母这席话引用了圣经的篇章,展现出她不愿意独自歌颂,“却在与先祖的共鸣中,欢跃于上主对卑微者的怜悯”。

再者,《赞主曲》也是一首“救赎之歌,其基调是以色列获得自由的记忆”。“玛利亚咏唱过去的圣宠,却是当下的妇女,腹中怀着未来。”

天主救世人的工程

这首流传已久的歌曲可以分成两部分。教宗阐明:第一部分是“赞颂天主在圣母身上施展的威能、天主子民圆满遵守盟约的微观世界;第二部分是天父在祂儿女历史的宏观世界中的化工”,通过三个关键词实现,即:记忆、慈悲和许诺。

“上主垂顾了卑微的玛利亚,在她身上行了‘大事’,使之成为上主的母亲。祂从出埃及时开始拯救祂的子民,牢记祂对亚巴郎许诺过要广施祝福(参阅:创十二1-3)。上主、永远忠信的天主把不间断的慈爱‘世世代代’倾注在忠于盟约的子民身上,如今祂在祂派来救子民脱离罪过的圣子内彰显救恩的满全。”

教宗最后总结道,因此,从亚巴郎到耶稣基督,再到基督徒团体,天主的整个救赎工程都囊括在《赞主曲》里。教宗鼓励众人恳求上主施以恩宠,好能“懂得期待祂每个许诺的实现”,并且“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接纳圣母玛利亚的临在”。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本文标题:教宗公开接见:圣母的芳表教我们要相信、希望、与人相遇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