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抵达巴林王国,开始使徒之旅
2022-11-04 09:11:30 来源:信德网
教宗方济各11月3日上午9点45分从罗马达芬奇国际机场出发,前往巴林王国,这是他牧职以来的第39次国际使徒之旅。经过将近5个小时的飞行,他于当地时间下午4点36分抵达巴林中部阿瓦利(Awali)西南部的萨基尔空军基地(Sakhir Air Base),受到巴林国王、王储、首相,以及其他王室成员的迎接并在机场接受官方欢迎仪式。
教宗方济各是第一位访问巴林的伯多禄继承人。他应巴林民政当局和教会的邀请,访问这个中东海湾国家,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摇篮。而教宗在飞行中所经过的地区则在历史上见证了基督信仰最初留下的足迹。
巴林是位于波斯湾的一个岛国,介于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之间。“巴林”在阿拉伯语言中意为“两个海的王国”,是一个由3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人口150多万。教宗此行到访的城市是阿瓦利和首都麦纳麦。
在巴林生活的基督徒占全国人口的15%,其中绝大多数是来到该国工作的外国侨民。总体上,该国70%的居民是穆斯林。天主教徒约有16.1万人。
拜会国王,会晤民政当局、公民社会和外交使团
3日下午抵达巴林王国后,先来到萨基尔宫拜会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Hamad bin Isa bin Salman Al Khalifa),然后在王宫的庭院会晤民政当局、公民社会和外交使团。这是他此行的第一项正式活动。
教宗在会晤中发表了此行的第一篇讲话。他首先提到,巴林是个被海洋环绕著的沙漠之地,雄伟的摩天大楼与传统的东方市场并立,那些彼此遥远的现实相遇:古代和现代交汇,历史和进步融合;最重要的是,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活镶嵌画。
教宗说,他由此想到巴林王国的象征“生命树”的图像,愿意从这个视角分享他的几个想法。首先,在这个雨水非常稀少的沙漠地区,这“生命树”世世代代以来居然存活下来。依照许多人的看法,其秘诀在于树木的根基,它们伸展到地下数十米汲取储存的水。
因此,根基是“生命树”存活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巴林王国致力于重新寻求它过去的宝藏并予以珍惜。它的过去讲述的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土地,几千年前人们便涌向这里,被它的美丽所吸引,尤其是丰富的淡水泉,使它享有天堂的美誉。
“这是生命之水,巴林的根如今仍在汲取这水,其最大的富饶在它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和平共处和人民传统的好客中光彩夺目。这不是同化,而是具包容的多样性,体现出每个国家真正发展的财富。在这个岛国,我们欣赏到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组成的社会,它能克服孤立的危险。”
开始使徒之旅
教宗也提到,与这好客精神和兄弟情谊背道而驰的,是世界上令人忧心的一些现象,如冷漠、相互猜疑、竞争在扩大、彼此对立,以及危及众人安全的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和帝国主义。
“相反,我们要思念生命树。在人类共存的干旱沙漠中,我们要分施兄弟友爱之水:不可让不同文明、宗教和文化彼此相遇的机会蒸发掉,不可让人类的根系枯萎!我们要一起努力,为共同团结而努力,为希望而努力!”
接著,教宗表示,他作为和平的播种者来到这生命树的土地,与人会晤,参加东西方同为人类和睦共存的“巴林对话论坛”。教宗说,这几天将标识出友谊进程的一个宝贵阶段,这是伊斯兰教各位领导人努力加强的友谊,即在上天的注视下,促进人间和平的兄弟情谊行程。
“在这方面,我对这个王国筹办和促进的国际会议和相遇机会表示赞赏。这些会议尤其侧重于彼此尊重、宽容和宗教自由的主题。这些都是受到该国宪法承认的基本内容,如“不得因性别、出身、语言、宗教或信仰而有任何歧视”(第18条);“良心自由是绝对的”,以及“国家应保护宗教敬礼的不可侵犯性”(第22条)。”
回到生命树的主题,教宗指出,在这个国家,正是来自不同民族的这么多人的贡献,才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得益于移民,巴林王国是世界上移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约一半的居民是外国人,他们为该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教宗也谈到环保问题和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天职,即使生活更美好。然而,战争带来死亡和摧毁,让希望破灭。“我们应抵拒武器的逻辑,扭转方向,将巨大的军事开支转化为在消除饥饿、提高医疗保健,以及教育上的投资”。
最后,教宗以《巴林王国宣言》中的一个美好段落结束他的讲话:“我们承诺为这样一个世界而努力,在这个世界中,具有真诚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摒弃使我们分裂的一切,却接近那使我们联合的一切。”教宗说,在至高者的祝福下,必能如此!
(转自: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