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圣德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爱与服务他人


2022-05-17 09:48:17 来源:信德网

5月15日,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封圣大典,隆重册封圣教会的十位新圣人。他们分别是:荷兰记者布兰兹马(Tito Brandsma)神父;印度平信徒拉匝禄,人称“天主的助佑”(Devasahayam Lazzaro);天主教教理司铎会创始人德比斯(Cesare de Bus)神父;贫穷姐妹会和圣家兄弟会的创始人帕拉佐洛(Luigi Maria Palazzolo)神父;圣召会和圣召修女会创始人鲁索利洛(Giustino Maria Russolillo)神父;在撒哈拉地区传教的法国籍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神父;献圣母于圣殿女修会创始人里维耶(Maria Rivier)修女;露德无玷圣母嘉布遣修女会创始人桑托卡纳莱(Maria di Gesù Santocanale)修女;意大利洛阿诺嘉布遣第三会创始人鲁巴托(Maria Francesca di Gesù Rubatto)修女;圣家小姐妹会共同创始人曼托瓦尼(Maria Domenica Mantovani)修女。

当天罗马的清晨阳光明媚,十位新圣人的肖像画高高悬挂在圣伯多禄大殿正面上方,格外引人注目。这十位圣人的生活见证得到了教会的认可,成为普世信友效法的芳表。教宗以耶稣说的“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十五12)展开他的讲道,提醒在场的五万信众说,为了解我们是否是耶稣门徒的尺度有两个基本要素:耶稣对我们的爱和爱他人。

在谈到第一个要素,教宗强调,一切都源自于天主的爱,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核心不是“我们的才能与功劳,而是天主给予我们无条件和无偿的爱”。这个世界让我们相信我们的价值在于我们是否能生产出东西,但福音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即,我们是被爱的”。教宗引用当代灵修导师亨利·卢云(Henri Nouwen)的话作解释,“早在任何人看到我们之前,我们就被天主的慈爱之眼所看见”。

教宗说:“有时候,我们过分强调自己努力行善,就创造了一种圣德的理想。这种理想过分着重于我们自己、个人英雄主义、舍弃的能力和为获得奖赏而牺牲自己,这是一种过于‘白拉奇主义’的生活观和圣德观。我们把圣德变成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把它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开来,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街道的尘土中、在现实生活的考验中,以及正如阿维拉的圣女大德肋撒对她同会姐妹们所说的那样‘在锅碗瓢盆中’,寻找并拥抱它。”

接着,教宗继续谈基督徒生活的第二个要素,即“彼此相亲相爱”。这话不仅是耶稣对我们的邀请,也指示出祂爱我们并赐给我们天主圣神。因着天主圣神我们能够爱那些与我们相遇的弟兄姐妹。教宗说:“恰恰如同祂爱了我,所以我能够去爱。基督徒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简单,是我们用很多的东西把它搞得复杂了,但它本来就那么简单。”

那么,这爱到底是什么?教宗指出,耶稣在宣布“彼此相爱”的命令之前,祂先给宗徒们洗脚,而祂最后死在了十字架上。教宗解释道,爱就是服务和给予生命。“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却“分享天主赐给我们的特恩和恩典”。生活出服务的精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扪心自问‘我能为他人做些什么’,给予生命就是把自己奉献出去。在现实生活的具体行动非常重要。

于是,教宗引用《你们要欢喜踊跃》(Gaudete et exsultate)宗座劝谕中的话说:“圣德不是由一些个英雄的行为组成,而是由日常生活满溢的爱所构成。‘你是献身生活者吗?那么你的成圣之道就是喜乐地活出你的奉献。你是已婚者吗?那么你的成圣之道就是爱护和照顾你的丈夫或妻子,一如基督怎样爱了教会。你正在为谋生工作吗?那么你的成圣之道就是正直称职地完成工作’,为你的同伴争取正义,不让他们继续失业,却让他们始终享有合理的薪资。‘你是父母或祖父母吗?那么你的成圣之道就是耐心教导子女跟随耶稣’。告诉我,你掌权吗?今天这里有许多掌权者,我问你们,你们掌权吗?‘那么你的成圣之道就是努力争取公益,摒弃私利’。(参阅:《你们要欢喜踊跃》,第14号)这就是成圣之道,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在他人身上看到耶稣。”

随后,教宗把话题转回到当天封圣的新圣人身上,这些圣人以不同的身份回应了天主的召叫,活出了福音的圣德。教宗在结束讲道时,鼓励在场的信众:“让我们也努力尝试。通往圣德的道路不是封闭的,它涉及每一个人,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召叫。”我们每个人都蒙召走成圣之路,“一个独特且不重复的圣德”。天主对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计划,让我们“以喜乐之情继续前行”。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本文标题:教宗:圣德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爱与服务他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