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复活前夕守夜礼:在遥遥无期的死寂中,基督徒蒙召传扬生命的赞歌
2020-04-12 08:08:57 来源:梵蒂冈新闻网
(梵蒂冈新闻网)空荡荡的圣伯多禄大殿,寥寥无几的参礼者,没有圣洗圣事的复活前夕守夜礼:教宗方济各今年4月11日在这个罕见至极的背景下,带领天主子民纪念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由于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世界许多国家限制了群聚活动,教会暂停公开礼仪,以防疫情扩散。看著感染和死亡人数节节攀升,世人有如处于漫漫长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坟墓」。守夜礼的复活宣报词再次回荡于耳边,提振基督徒的信望爱三德。教宗在讲道中赞赏许多人此时此刻的爱德见证,坚定众人对复活主耶稣的信德,重燃有关新生命的望德。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2020年复活前夕守夜礼弥撒讲道全文:
「安息日既过」(玛廿八1)妇女们前去坟墓那里。这个神圣守夜礼的福音就这么从「安息日」展开。它是逾越节三日庆典中我们最常忽略的一天,因为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从圣周五的十字架奔向复活主日的「阿肋路亚」。然而,今年我们比以往更加察觉到圣周六、一个寂静无声的日子。我们察觉到那天妇女们的情感能反映出我们自己。她们跟我们一样,亲眼目睹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悲惨磨难,看见死亡并且心如槁木。伴随著痛苦而来的是恐惧:她们也会落个跟师傅同样的下场吗?然后是对未来的恐惧,一切都得重新建设。受伤的记忆、窒息的希望。对她们来说,那是最黑暗的时刻,对我们也是如此。
然而,在这种处境中,妇女们并非毫无作为。她们既没有屈服于埋怨痛哭的黑暗势力,也没有沉浸在悲观中不能自已,更没有逃离现实。安息日那天,她们做了一件简单而特殊的事:在家里为耶稣的遗体准备香料。她们没有弃绝爱:在心灵的黑暗中,她们燃起慈悲。圣母玛利亚在安息日那一天——也就是后来敬礼她的日子里——祈祷、盼望著,在痛苦的挑战中信赖上主。在那安息日的黑暗里,在「一周的第一日,天快亮时」,在那将要改变历史的一天,这些毫不知情的妇女在做准备。耶稣宛如撒在地里的种子,即将让新生命的苗芽在世界上成长茁壮;而妇女们怀著爱在祈祷,促使希望开花绽放。在我们当下的悲痛日子里,多少人曾经并正在实践那些妇女的作为,藉著关怀、怜爱和祈祷的小小举动,撒播希望的苗芽!
破晓时分,妇女们前往坟墓。天使在那里告诉她们:「妳们不要害怕!祂不在这里,祂复活了。」(参阅:玛廿八5-6)在墓穴前,她们听见生命的话语……。随后,她们遇见耶稣、希望的缘由、宣讲的明证,祂对她们说:「不要害怕!」(玛廿八10)「你们不要恐惧、不要害怕」:这就是「希望的宣讲」。今天对我们也是如此。就在今天,在我们当前的黑夜里,天主不断对我们说这些话。
今晚,我们获得一个无法剥夺的基本权利,即:希望的权利。它是新的希望、活的希望,源自于天主。它不是单纯的乐观主义,不是在特定处境中的拍拍肩膀或鼓励一下,一笑而过。不,它是天赐的恩典,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取得。「一切都会好转」,我们这几周坚毅地说这句话,紧紧抓著我们人性的美,由衷说出激励人心的话。但是,随著时间的流逝和恐惧的增长,再怎么勇敢的希望都会消逝。耶稣的希望则截然不同,它在心中注入一股确信,坚信天主能使一切好转,因为祂甚至能使生命从墓穴走出来。
墓穴这个地方,人一旦进去,就不再出来。但是,耶稣却为我们走了出来,为我们复活了,祂把生命带到死亡之地,在石头封过的地方展开新的历史。祂既然推开了坟墓入口的石块,就能挪开堵塞心灵的石头。为此,我们不可以认命屈服,不可以拿石块来压抑希望。我们能够且应该盼望,因为天主是忠信的。祂从不让我们孤独无助,却时时眷顾我们:亲临在我们的每个境遇、伤痛、焦虑和死亡中。祂的光芒照亮坟墓的黑暗:今天祂要抵达生命中最黑暗的角落。弟兄姊妹,即使你早已在心中埋葬了希望,也不要投降:天主更为强大。黑暗和死亡没有最终的话语权。放心,有天主在,一切都不会丧失!
放心:这是在《福音》中耶稣经常说的词。有一次,其他人用了这个词,告诉一名有需要的人,说:「放心!起来!耶稣叫你呢!」(参阅:谷十49)是复活主耶稣扶起我们这些有需要的人。你若是在旅途中软弱又脆弱,你如果失足跌倒,不要害怕,天主必会对你伸出援手,告诉你:「放心!」而你或许会像阿邦迪奥神父一样,说:「放心的勇气是人给不了的。」(参阅:《约婚夫妇》,第廿五章)你无法给,却能领受,视之为一份恩典。只要在祈祷中敞开心扉,稍微挪开那块堵住心门的石头,让耶稣的光芒透进来。只要邀请祂,说:「耶稣,请进入我的恐惧中,求祢也对我说:放心!」因著祢,上主,我们就算遭受磨难,也不会心神不宁。我们心中无论藏著什么悲伤,我们都会感到必须盼望,因为藉著祢,十字架化为复活,因为在黑夜里,祢与我们同在:祢是种种不确定性中的确信、悄无声息中的圣言,任何事都不能夺走祢对我们的爱。
这是逾越奥迹的宣讲、希望的宣讲。它蕴含著第二部分,也就是「派遣」。耶稣说:「妳们去,报告我的兄弟,叫他们往加里肋亚去,他们要在那里看见我。」(玛廿八10)天使说:「祂在你们以先往加里肋亚去。」(玛廿八7)上主先我们而行,祂总是先我们而行。得知祂走在我们前面,体尝过我们的生命和死亡,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祂这么做,是为了先我们一步抵达加里肋亚;那里对祂和祂的门徒来说,是个回顾日常生活、家庭和工作的地方。耶稣渴望我们把希望带到那里去,带到每天的生活中。而加里肋亚对门徒们来说,也是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尤其是关于初次蒙召叫的记忆。回到加里肋亚,意味著想起自己蒙天主所爱、所召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加里肋亚。我们需要再次踏上旅途,牢记爱的白白召叫在我的加里肋亚那里令我们得到生命、重获新生。这始终是重新出发的起点,特别是在危机中、在磨难时刻。在我的加里肋亚的回忆里。
此外,加里肋亚也是偏远地区,远离耶路撒冷。它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距离遥远:在神圣性方面,加里肋亚也远远不及圣城。它是个各民族杂居的区域,百姓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它是「外方人的加里肋亚」(参阅:玛四15)。耶稣派遣门徒到那里,从那里重新出发。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意义在于希望的宣讲并不局限在我们的神圣空间里,却要带给所有的人。因为人人需要受到鼓舞,要是连我们这些亲手摸过「生命的圣言」的人都不做这件事(壹若一1),那么还有谁会做这件事?做个安慰他人、替人分担压力、鼓舞人心的基督徒,是多么地美好:这样就成了在死亡时期宣讲生命的人!在每个加里肋亚、在我们所属并属于我们的世人居住的地方,由于人人互为弟兄姊妹,我们要带去生命的赞歌!让我们终结死亡的呼号,停止战争!愿武器的生产和交易得以终止,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粮食,不是枪枝。愿堕胎不再发生,如此的行径杀害无辜的生命。愿拥有财物的人打开心胸,帮助生活必需品短缺的人不再两手空空。
妇女们最后「抱住耶稣的脚」(玛廿八9),那双千里迢迢来与我们相会,甚至步入又走出坟墓的脚。她们拥抱的脚践踏了死亡,开辟了希望的道路。复活主耶稣,我们这些寻找希望的朝圣者,今天紧抓著祢不放。我们转身背向死亡,向祢敞开心门,因为祢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