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进堂是我的家风
2018-02-07 10:46:09 作者:卢景荣 来源:《信德报》2018年1月29日,5期(总第755期)
河北卫视正在热播的“中华好家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好的家风可以给社会带来正能量,也让这个家庭的成员一生受益。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长期坚持和传承的好做法,已形成风气。根据这个解释,我觉得主日进堂是我家的家风。
我的家庭成员共十人,三个女儿、女婿,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分别居住在吴桥、郴州、北京、天津,每到主日,大家都会到各自居住的城市教堂里参与弥撒,去感恩天主,领受主的祝福。
1972年我结婚,妻子是老奉教家庭出身,每天都念经祈祷,求主召叫我们一家人都能皈依天主,信主得救。八十年代初,教会重新开放后,她每主日都到教堂去,我们家离县城教堂将近20里地,她骑着一辆破三轮车,带着三个女儿一起去教堂,暑去寒来,从未间断。
三个女儿高中毕业后,先后到石家庄、保定、邯郸、北京、呼和浩特上大学或读研。毕业后,又分别到郴州、天津、北京工作。她们无论走到哪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地找到教堂,用她们共同的话说就是:找到教堂就找到了家,就有了主心骨。
2000年,小女儿考入河北工程学院,在那里,人生地不熟,也无法打听到教堂在哪里,她感到十分彷徨无助,她打电话向家里倾诉,那时吴桥的本堂吴天爵神父给邯郸当时的本堂孙继根神父打了电话,问清楚了从河北工程学院去教堂的详细乘车路线,从此,小女儿主日进教堂才得以如愿。
1999年,因着妻子27年的不断祈祷,天主召叫了我。我领洗后,热情高涨,下决心要做一名好教友。圣教四规中要求教友“凡主日及一总罢工瞻礼之日,该望全弥撒”,因此我把主日进堂看做是教友的本分。每到主日天,农活或生意再忙,我都会提前准备,主日不误进堂。领洗19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除特殊情况外,我从没有间断过进教堂,2003年夏天的一个主日,早起后,天空阴沉,乌云密布,我怕耽误进教堂,早饭后,我披上雨衣,骑车去县城参与弥撒,刚行了五六里地,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又刮起六七级的西北风,我顶风冒雨艰难骑行。由于那时还是土路,雨下了不一会儿,道路泥泞,车子就怎么也骑不动了,于是,我就推着车子,步行了十来里,总算到了教堂,参与了全弥撒。
现在,我的一个7岁的外孙女和一个4岁的外甥,他们从小就领了洗。几个月就抱着他们进教堂,外甥女已经在主日学学了三年,会讲圣经故事会跳舞,会唱圣歌……。到了主日天,如果她想睡会儿懒觉,不想起床,她妈妈就对她说:“多睡会儿吧!我们不去教堂啦!”就这么一句话,她就会很快起床,很是管用。
这些年来我经验到,主日进堂并不耽误工夫,相反,我们会得到天主的祝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1年,我家种了七亩多棉花。棉花播种时,正赶上复活节瞻礼。村里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抢着播种,他们也劝我按时播种。我说“棉花要想长好,离不开上主的祝福!”我坚持过完复活节再播种。人们都忙着种棉花,而我却在教堂里忙了三天,写标语、办专栏、布置祭台等。复活节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下了一整夜,已播种的棉花不能出苗,必须毁种,不但浪费了地膜、棉种,还白花了播种钱,费的劲别提多大了,倒是我家却是另一番景象,借着大好的墒情,播种机又不忙,顺利地播下了棉花种子,一播全苗,苗全苗壮,那年棉花取得了大丰收。
主日进堂,我们全家已坚持了几十年,可算是上好的家风。每到主日这一天,我们从繁嚣的尘日,进入到天主的圣殿,来到慈父的面前,就像小鸟飞进了树顶的窠巢,就像小鱼游进了幽静的深潭,也像是浪子终于回到了家园。天主是我们的依靠,更是我们的救援,他带给我们的是喜乐、顺遂和平安。我们家从负债累累穷无分文的困境中走进流奶流蜜的福地。
现在,我退了休,全身心地服务教会,三个女儿女婿都在央企、外企工作,都是白领阶层,外孙和外孙女都在主的爱里健康、活泼、幸福的成长。我要向天主大声说:“你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
主日进堂使我们困难时有了力量,困惑中有了方向,主日是加油站,主日是起跑线。主日进堂让我们领受到天主的祝福,让我们卸下了人生旅途中的重担,无忧无虑与主同行,担子是那样的轻松,轭是那样的柔软,主日进堂是我的家风,我要把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