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中的外邦女子
2018-01-23 10:01:48 作者:张阔 来源:《信德报》2018年1月15日,3期(总第753期)
耶稣踏入外邦人的境地——提洛和漆冬,在此境遇与一外邦女子辩论救恩的范畴。救恩及于本民族抑或万民,不仅仅是耶稣与宗徒时代的争论焦点,亦是日后教会讨论救恩达于教会抑或外教的论点。较为突显的“教会之外无救恩”便是讨论救恩范畴这一显题,而此论点由一外邦女子而得以诠释。
福音记载了一件关于救恩范畴的相遇事件。耶稣与一个外邦无名妇人相遇,她以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挑战耶稣:“救恩只是为犹太人吗?”(玛15:21-28;谷7:24-30)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她大声呐喊,恳求耶稣治愈其女儿,但结果却是被耶稣毫不客气地回绝。该故事字里行间会让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治愈的故事,其实该相遇事件是在挑战宗教排他主义。由此事件,耶稣开始其普世救恩的使命。
民族性议题在福音中较为突出。不仅有犹太人与罗马的紧张局势,亦有犹太人与撒玛利亚的纯正血统争议,以及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分野。耶稣进入外邦人境地,遇到一位外邦女性的哀求,因此之故,耶稣抛出了民族性议题,“应先让儿女们吃饱了,因为拿儿女的饼扔给小狗是不对的”(谷7:27)。耶稣在初始福传之际,亦是此态度,他派遣十二人,嘱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黎雅人的城,你们不要进;你们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里去”(玛10:5-6)。所以,民族性议题在犹太人传统中异常严肃,耶稣在此氛围中成长,自然受此影响。
耶稣的救恩视野在三年的福传历程中逐渐拓展,而与外邦女子的相遇是其转折点。我们不应预设耶稣的救恩视野从开始就跳脱出民族性的窠臼,而具有普适性视野。因此,耶稣对于外邦女性的回答自然在于情理之中。外邦女性的应答是该相遇事件的转折点,“主!是啊!可是小狗在桌子底下,也可吃孩子们的碎屑!”(谷7:28)耶稣被该外邦女性的话语带往外邦人的世界,这一外邦语态帮助耶稣跳脱民族性的局限,耶稣对她说:“为了这句话,你去吧!魔鬼已从你女儿身上出去了”(谷7:29)。耶稣的普世性救恩视野由此展开。耶稣被一个外邦女性说服而改变心意,在福音中几乎是唯一的案例。不论救恩的顺序如何,先以色列人或后外邦人,或者耶稣是否具有外邦救恩的视野。不争的事实是,这个外邦女性的贡献不容小觑,她把耶稣的救恩视野引向了外邦人世界,明了救恩的普遍性。
圣殿事件可看出耶稣与该外邦女性相遇的普世性救恩视野的一致性。圣殿驱逐商人(玛21:12-13;路19:45-46)呈现出普世性救恩的幅度,商人在圣殿中的外邦人庭院交易买卖,而外邦人庭院的功能是为了那些寻找天主的外邦人设立的,即耶稣所言:“经上记载,我的殿宇,应称为祈祷之所。”所以,圣殿是祈祷之所,而“你们竟把它做成了贼窝”,占据圣殿成为商业之地,则涉及到了救恩民族性的问题,间接证明犹太人的排他性。耶稣的救恩普世性态度便是与外邦女性相遇的延续,而圣殿事件则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