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教宗方济各接见罗马教区本堂神父:司铎应是仁慈的人


2014-03-07 11:04:03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6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他的罗马教区的本堂神父们,与他们促膝谈心。教宗谈话的中心思想是仁慈,他强调有许多人因物质和精神困境受到伤害,司铎必须首先为他们医治创伤。宽松、严厉、冷漠和实验室里的神父对教会都没有帮助。

  教宗首先提起他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直觉,是这位真福教宗立定天主慈悲日并将傅天娜修女册封为圣女。那么,为神父而言,何为慈悲?教宗回答说:“神父应像耶稣那样,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耶稣“有天主的心肠,祂对人,尤其是遭排斥的人、罪人、无人照顾的病人充满温情。”教宗说:“神父就是要效法耶稣善牧,做仁慈和有同情心的人,与人打成一片,做众人的仆人。这就是我如此愿意强调的牧人标准:接近关怀人!”

  教宗特别提到神父施行修和圣事的仁慈心肠,这种心肠体现在他的全部行为上:他接待人、聆听人、给人提出忠告及赦罪的方式。教宗在此提到,那些实验室里冷漠的神父对教会没有帮助。今天我们可以把教会设想为一座“战地医院”,需要医治许多伤患。许多人被物质困境和也包括教会在内的丑闻所伤害,因世界的虚幻而受伤。我们做神父的必须在那里,接近这些人。仁慈首先意味着医治创伤。

  教宗也提到身有“暗伤”的人,这些人远离我们,好不让人看到他们的创伤。他们远离教会,反对教会,其实在内心深处有创伤,愿意得到爱抚!说到这里,教宗谈到施行修和圣事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宽松,另一种是严格。教宗说:“在听告解神父中,方式不同是很正常的,但在实质内容上,即关系到健康的伦理教义和仁慈则不能有差异。宽松派和严格派都不能为耶稣基督见证,因为二者对所遇到的人,都不负责任。”

  教宗谈到真正的仁慈是“对人负责,认真聆听人,抱着尊敬和寻求真理的态度接近他的境遇,陪伴他的修和路程。”教宗说:“这是件费力的事!不错,肯定如此!真正仁慈的司铎就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行事……他为何这样做?因为他的心能够同情怜悯,是基督的心!”

  教宗指出,宽松主义和严格主义都不会使神父成圣,也不会使信友成圣。仁慈则陪伴着“成圣的旅程,陪伴圣德,增加圣德”。这要经由牧灵上的痛苦,它是仁慈的一种表达。那么,牧灵上的痛苦又意味着什么?教宗说,它就是“为人受苦和与人一同受苦”,如同“父亲和母亲为儿女受苦”那样,并“心怀焦虑”。

  说到这里,教宗问罗马教区的本堂神父们两组问题:“你哭泣吗?我们中有多少人为儿童的痛苦、家庭破碎、许多人找不到所要走的路而哭泣?”另一个问题是:“你在晚上是如何结束这一天的?是同上主一起,还是同电视?你同那些帮助人更仁慈的人,关系如何?就是说,你同儿童、老人、病人的关系如何?你会抚摸他们吗,或你觉得抚摸老人令你难为情?”

  教宗表示:“不要为你兄弟的肉身感到难为情。我们在最终接受审判时,是看我们如何懂得接近每个骨肉,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做兄弟肉身的近人。”在世界终结的时候“只有对受伤和遭排斥的兄弟的肉身不感到难为情的人,才能瞻仰基督光荣的身体。”

本文标题:罗马:教宗方济各接见罗马教区本堂神父:司铎应是仁慈的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