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国信众看教宗方济各的神贫教会观
2013-11-06 09:20:04 作者:林纯慧 来源:《鼎》 2013年 秋季号 第33卷 总第170期
教宗方济各在二零一三年三月十九日就职,成为第二百六十六任教宗,带领全 球十二亿天主教徒。新任教宗在礼仪中呼吁要守护受造物和环境、为最弱势和最贫穷的人服务,强调“神贫教会要为穷人服务”(a Church of the poor for the poor),他解释选择“方济各”为名号,是因圣方济亚西西代表贫穷与和平,希望教会回归简朴,摈弃奢华,专心照顾穷人及受压迫的人。(《梵蒂冈电 台》,2013年3月20日)
这位七十六岁的教宗既是第一位耶稣会会士教宗,又是首位来自拉丁美洲及南半球的教宗。从他自己提公事 包、不入住宗座皇宫、圣周到监狱给囚友洗脚、主动拥抱弱小残疾,以至批评经济体系、赴意大利南部兰普达萨港为离乡别井甚至葬身大海的人祈祷,都是显示他有 勇气地带领教会度简朴生活、关心公义和平、在人及万物中找到基督的爱。有媒体形容方济各为“为穷人的教宗”,(《时代周刊》,2013年7月30日)他和 历任教宗同样强调祈祷的重要性和力量。
教宗方济各的一言一行,都显示出他要践行“神贫教会要为穷人服务”。《鼎》季刊在二零一三年四、五月接 触到近二十位中国大陆天主教徒,包括主教、神父、修女和平信徒,向他们发出问卷,以瞭解他们对“神贫教会要为穷人的服务”这种教会观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新 任教宗对中国教会的期望。访问的范畴是:
(一)教宗方济各说:“我希望看到一个为穷人服务的神贫简朴教会。”从你的本地教会,对于教宗这看法有何回应?你认为如何在中国推动呢?请举例说明。
(二)教宗的简朴生活及对人的热诚,对中国教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挑战教会领袖的生活态度?
(三)教宗方济各说:“如果教会不以基督信仰为生活的核心,则只会流于一个营办慈善事业的非政府组织。”你的地方教会团体有这些迹象吗?你会如何避免这危机?
(四)教宗方济各说:“中国教会常在我心中。”你对教宗方济各有什么期望?他如何帮助中国教会的发展?
受访者来自公开(官方)及地下(非官方)团体,属于河北、山西、湖北、甘肃、陕西、云南、辽宁、内蒙 古、天津等省市。他们回应的内容很丰富,表达很多看法和意见。由于各地教会情况及背景不同,对某些问题看法不同,实难综合意见。不过,大多数的被访者认 为,对贫穷者的关爱是教会的本质,非常欣赏教宗方济各的作风和关爱贫穷的行动表现,认为他的呼吁和提醒,对教会领袖和成员都很重要,会对教会起到积极回 应。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冒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部分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也造成贫富悬殊严重,这些生活方式也影响到教会的发展和基督徒价值 观。有些信徒包括修道人的生活跟随主流趋向物质化,受到世俗化的影响。被访者也提到有教会团体处于贫穷困境,但是很少主动协助贫穷的地方教会;因此,多位 建议富裕的教区或堂区,尽力帮助资源匮乏和信徒较少的地方教会,合力造好福传工作。以下摘要报导多位被访者对几个问题的看法。
中国教徒回应教宗的呼吁
对于教会的神贫简朴生活,受访的甘肃省天水教区王若望主教指出: “这是当前教会的症结问题,一个简朴的教会意味着教会的稳固和发展。我们天水教区历史上是一个贫穷落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传教区。”一如全国各地,他说, 天水教区在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期间受到严重破坏,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后重整教会,但是教会内有些对于圣统制的解读不同,认为‘只要耶稣, 不要耶稣创立的教会’,缺乏教会观,导致严重分裂,使教会损失重大,资源贫乏。
因此,这位二零一一年晋牧的主教说,该教区首要急需是再培育,特别是为度奉献生活的神父、修士、修女 们,反省生活方向,“要把为穷人服务和度神贫简朴生活作为一生奉献的目标。”他指出: “积极抵制世俗化,身体力行的与劳苦大众打成一片,这也是在中国的教会首要推动的任务。我更希望富有的教区能慷慨的援助贫穷教区的发展。”
多位受访者也同意信徒以简朴生活来抗衡世俗化,并鼓励经济充裕的堂区及教区,多协助贫困的地方教会。山 西省运城(新绛)教区武俊维主教说,“主耶稣基督常常站在穷人、弱势一方,今天的中国教会对穷人的关怀不足,在福传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不够;相反,在 建教堂和各种庆贺活动却投资太多;实有需要的建教堂的地方和必要的庆祝活动,应从简和实用出发。”
神职人员率先实践简朴生活
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先是重要城市和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形成经济差距异常,贫富悬殊,各阶层收入差距大,腐败、医疗、教育、住屋等问题接踵而至,造成社会分裂动荡。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从乡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使城乡贫穷也在扩大。
内蒙古赤峰教区张景峰神父形容教会“在中国社会世俗的汪洋大海中如同是一叶扁舟,前行困难,空间有限, 自身力量弱小。”他说,虽然面对贫困差距增大,很多富人物质生活非常富足,可是他们的精神生活极度贫乏,已呈现不少的社会问题。中国教会多数的教友生活在 农村,但即使城市里的教友中,富裕的也并不多。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我们应反思教会的精神。教宗方济各的训勉,应是我们中国教会的晨钟暮鼓,此言在耳,铭记 在心。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把穷人领进教会,把教会还给穷人,当然还包括设法关怀精神贫穷的人。
张景峰神父建议一些具体行动,包括神职人员“在生活中率先见证神贫精神,加强探访和服务穷人、弱者、边 缘人,其中包括无信仰者;诸如已有一些地区资助特困生、就医赈灾、养老助残、捐助有急需者。同时,经济好转的教区或堂区尽力成立爱德扶贫基金,并制定相应 的政策和目标。贫困的地方教会依然可以服务穷人,即见证服务穷人不是富人或有条件人的专利。”最重要的是藉着慈善服务的见证,给人带去基督。
多位被访者同意神职人员身体力行,度简朴生活。河北省赵县教区米申神父认为,教宗的呼吁非常及时迫切, 目前教会受到现代社会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神职人员忽视了神贫的生活,脱离他们应该特别关注的穷人群体。他认为,教宗作为整个教会的父 亲,这样的呼吁有助于提醒普世教会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中为穷人服务的使命。同时,中国教会内,特别是对神职人员,教宗的呼吁不仅提醒他们自身度简朴的生 活,“更鼓励他们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用简朴的爱与服务,关注社会最低层的人,做他们的声音,维护他们的权益。”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认为“中国梦”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留学归来的河北省李若瑟神 父倒形容教宗“神贫教会要为穷人服务”这句话是“教会梦”,可以说是教宗的教会观,在推动普世教会成为福音化的教会。耶稣在《真福八端》第一端所言:“神 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道出教会的特色,“虽然身在地下,心却在天上,所有基督徒因此应度一种立体化生活,即身在地上却心系天 上,是从下到上,从地到天的一个神圣的旅程。这是一个具挑战性的邀请,需要常常举目仰望这位贫穷的耶稣。”
他说,中国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却与人的心理成长速度不成比例,导致富者越来越 富,却有为富不仁的现象。邓小平伟大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是很好的,但问题在于倘若富人没有一颗神贫的心,很难把自己所拥 有的分给别人,会导致“钱多了,爱少了;人富了,人也坏了。”
他说,“中国需要神贫,这会让穷人有尊严、有安慰,这也会让富人有目标、有爱心。教会可利用媒体,包括 报纸、网路宣传神贫的福音价值;生活见证方面,信众就是见证人,教会是见证的教会,基督徒日常生活应该反映出‘神贫’的形象,像教宗一样,坐公车、煮饭 等。这不是我们拥有多少的问题,而是我们应该用多少或怎么用的问题,更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态度问题。”
华北一位神父也指出精神生活的重要: “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氛围下,仍有很多穷人,包括遭父母遗弃的孤儿、山区老百姓,教会尽可能在物质方面帮助他们,精神上填补空虚的心灵。新教宗为中国老百姓是好消息,因为他进入贫穷与穷人一起,是教会领袖的榜样。”
陕西省周至教区曹来潮神父说:教会的本质使命是传扬基督爱的福音,爱德的集中体现就是服务。耶稣说: “我来不是受服侍,而是服侍人。”教宗方济各希望看到一个为穷人服务的神贫简朴教会,这是符合天主爱的诫命,是与教会精神一脉相承,曹神父非常赞同。在中 国教会需要大力推动,实践这样的工作,例如办诊所、残婴院、开学校、探访病患者等。
最穷的莫过于缺乏教育权利
山西申玛丽修女说:“我听到教宗在说‘我希望看到一个为穷人服务的神贫简朴教会。’我感慨万千,历史上 的方济各亚西西与当今的教宗方济各彷佛是同一个人、一个思想,他们的形象不断在我脑海里重合又分开。重合,因为他们独具慧眼,看到社会的弊端,他们都有悲 天悯人的情怀,关怀被社会忘记的‘穷人’;分开,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时代,对于贫穷有着相同和不同的注解。”
她说,她的成长虽然没有经历最贫困的时期,但是物质上不算是“穷人”,但在周围,却有很多这类的穷人, 但是最穷的莫过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穷得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她指出:“我们有时陷入另类“穷人”境况,成为穷在悲痛时无人扶 持,在精神和感情上贫穷的一群,这类穷人在今天社会越来越多,泛及各界各级。老人的穷,因为家人忙于工作,根本就没有理会或者疏忽照料他们;孩子的穷,因 为缺乏双职父母的陪伴;也由于学校功课压力而没有玩耍游戏的时间,对真实的世界没有瞭解。”
往山区进行牧民工作的云南省大理教区陶志彬神父说:“教宗方济各所提出的,我们教区一直在努力做。我们 经常下乡到偏远高寒山区、到穷困的教友村子看望教友,有些村子根本无路通车,就得下车步行三至四个小时才能抵达。我每年下乡看望教友的车程,共六万多公 里。山高路险,在路上时常有险象横生。”他希望教会各方能够关注偏远山区的弱小教区,让生活和工作在偏远弱小教区的神父们也得到支援。
不过,也有中国教会人士对于教会长期面对物质贫穷显得不耐烦。山西另一位年轻神父说:“中国教会的乡村 和山村,常以穷困呈现在百姓前,这样一个穷的教会为一群相对富裕的百姓服务,觉得无能为力。贫穷的教会常以低能力或没能力面世。”他认为教会长期处于贫 穷,因为“教会内常有人坚持,教会的想法和做法都要‘向穷看’; 也有教会成员自古就没想到要教会富有或能富裕;然而,富有的教会的发展还没入世。”他说:“在乡村贫穷教会的服务就是行圣事,但神父还得把自己的生活问题 先行解决!”
中国教会资源不乏,唯缺分享精神
中国教会实践为穷人服务方面,一位属于地下教会的执事指出,全国各地的经济政治形势不同,所以各教区所 处的环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他认为,中国教会其实“在物质方面并非贫穷,只是缺少了分享。”他说,曾经去过一些堂区,设备十分简陋,“很多神父连最基本 的饮食都无法得到保障;也到过一些堂区,看到神职人员开豪车、住豪宅。我希望基督的各个肢体互相帮助支持!”
教会于社会中为穷人服务工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陆教会尚未形成像境外有系统的慈善机构,但是已经有很多教友和神职人员及修女自发起的捐献慰问,可以看到,爱德的行为不会因为体质的不完善而减少它的价值。
建议富的教会帮助穷的肢体
同样,一位笔名“全羊”的华北神父表示,神贫是教会的一个标记,特别是现在的物欲、金钱欲到处横行的时 代。在社会、在教会,都出现很多腐化堕落的现象,例如:有些教区很富裕,也有的经济比较差,但是往往富的不会帮助贫的。富的教会团体随意浪费资源;至于贫 困的教会,或者地下教会的小团体,因为教友人数少,又穷很是吃力。神父修女只能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要想建个祈祷所也得非常费劲到处筹措资金。他建议国内教 区“一帮一”,富的助贫的,各方多关注及援助国内贫穷的小教会团体。
一位地下教会修女说:“我感到现今中国教会已经和穷人越来越远,不是这个时代缺少穷人,而是我们对基督 的圣言领悟越来越自我化、越来越浅薄。世俗不良理念的错误导向,我们的意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变化,我们也许用了世俗眼光去看社会边缘的人,也许争相 攀比的不平衡意念。然而,教宗一次如基督,恳请我们回到穷人去,只有和穷人在一起,我们应该积极回应教宗的号召,通过学习圣经,深刻领悟神贫与服务的意 义,从自我做起,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以基督的爱服务他们。
这位修女举例说,本堂神父不能只局限于弥撒讲道,要深入群众瞭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至少给 予他们一份来自基督的抚慰和鼓励,以信心和希望去背负他们生活的十字架,发动信众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兄弟姊妹提供援助;在主日学、暑期堂区的教理学习中增 添社会服务与实践,从小培养孩子们爱心和服务的意识;有资源的堂区开办慈善服务;当然,最重要的为此祈祷献祭。
期望教宗访华
教宗方济各在就职礼翌日对香港教区汤汉枢机说:“中国教会常在我心中。”其后,他两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的 关怀:第一次是四月份呼吁各地信众为四川雅安地震的灾民祈祷;第二次在五月二十二日,教宗呼吁全球教会为中国天主教徒祈祷,恳求天主赐予恩宠,谦逊、喜悦 地宣讲死而复活的基督,忠于他的教会和伯多禄继承人,藉着事奉他们的国家和同胞善度每日生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所宣认的信仰。(梵蒂冈电台,2013年5 月22日)。
至今,历任教宗从未有到访过中国大陆,教宗方济各在七月底从巴西返回罗马途中向传媒表示希望到访亚洲。多位被访者期望教宗改善中梵关系,亲临神州看望他的羊群。
多位中国教会被访者表示非常感谢教宗对中国教会的关切及说出“中国教会常在我心中”。他们指出,中国教 会很多地方还很贫穷落后,但是灵性生命的贫穷落后更为严重,“希望教宗能帮助中国教会心灵圣殿的建设,派遣有经验的神师培育指导神职、教友团体的生活,使 之与天主建立亲密的关系。”
一位修女说,中国教会从来都不是普世教会大家庭之外的一个弃儿。教宗说,中国教会“常在”他的心,看到 这位真正的牧人心,对中国教会是莫大的喜讯和安慰。她希望教宗能从各方面来认识中国教会,让教会各方“多一些理解和接纳,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她说,中国 教会一直受苦,压力也来自教会内部。教宗的话让人感动,也给中国信友带来希望;希望他“能听听中国信友的声音,能站在中国的国土上,告诉我们他爱他们。”
王若望主教说: “我对教宗方济各的期望就是:‘神贫和为信仰作证’应为全教会的生活首选。对中国教会,不要再沉默,要敦促它严守教会纪律,以落实教宗本笃的《信函》指出 清晰路线,这样才是帮助中国教会。不守法纪的教会不会发展开来,更不会活出基督的精神。”多位被访者盼望教宗能继续为中国教会多多祈祷,使中国天主教徒早 日得到信仰自由、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