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逾越节三日庆典吗?
2012-04-02 10:20:36 作者:本笃会士安鹏浩(Anscar J. Chupungco, OSB) /文 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 /译 来源:《信德报》2012年3月29日,第12期(总第483期)
“第三日(他)从死者中复活。”由这句信仰宣言,教会发展出逾越节三日庆典。
圣盎博罗削写道:“我们不单要守住基督受苦之日,也须守住他复活之日,好使我们有一天的苦涩,也有一天的喜乐。”(书信23)。这就是神圣的逾越节三日庆典:基督受苦、被埋葬和复活。
始于3世纪戴尔都良时期,圣周五与圣周六都是守斋的日子,而复活节是庆祝的日子。这两天的守斋,是为慕道者受洗前的最后准备,而基督徒团体也与他们一起守斋。由于领圣体被认为是开斋,故此圣周五及圣周六,都不举行弥撒。
庆祝始于复活节守夜礼,当候洗者领洗时、当基督徒团体重宣圣洗誓愿时,以及当复活基督主持他体血的复活之宴时。复活主日是节日中的节日,延伸至八天,八日都仍是复活主日。
圣周四
1. 7世纪前,罗马教会都在圣周四早上,主教在信友面前,接纳公开忏悔者,以结束四旬期。
2. 是日黄昏,举行另一台弥撒,约在第10世纪时,这弥撒用以纪念“主的晚餐”。于是,逾越节三日庆典便以纪念“主的晚餐”作为隆重开始。
3. “濯足礼”,在5世纪的耶路撒冷教会已经举行;后来也被东西方其他教会采用。应注意感恩祭与“洗脚”的联系。“洗脚”不当流于只为戏剧地重演耶稣在最后晚餐所做的。若望福音中,没有建立感恩祭的叙述,但所记载的“洗脚”,就是感恩祭的具体象征:谦逊服务,以说明感恩祭的所有内容。“洗脚”是感恩祭的图像和象征。
4. 迁供圣体:弥撒后移离未领完的圣体,是一古老习惯;随着13世纪教宗乌尔班四世推行圣体圣血节,圣周四黄昏弥撒后恭移圣体,渐以隆重的方式进行。
5. 卸下祭台布,是一古老做法,显示感恩祭已告结束,正如在隆重晚宴后,清除餐桌布。
主受难的圣周五
1.救主受难纪念
a.因为按照古老的传统,圣周五要守斋,故此是日不以感恩祭方式来纪念救主的受难。
b.救主受难的纪念方式,基本上是圣道礼仪、朝拜十字架,及领圣体。礼仪的核心是宣读救主受难始末。借此,基督受苦死亡的事件,在某程度上,重温和重现于会众前。
c.礼仪约在下午三时举行,是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间。这是刻意的安排,在基督死亡的时间举行礼仪;我们并不单纯纪念往事,而是该事件于此时此刻的真实体现。
2.圣道礼仪
a.诵读耶稣受难史,是整个礼仪核心所在。圣奥斯定在一次圣周五讲道中,很实际地说:“当我们重温基督的苦难时,我们有如亲眼目睹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可以说,诵读耶稣受难史时,我们如同站在十字架下的圣母,及耶稣所爱的那一位门徒,亲身经历耶稣苦难的事实。基督亲临他的圣言内,连同他受难至死的事实,也临现我们眼前。
b.公祷(信友祷文),总结圣道礼仪。它的格式跟随罗马教会所用的古老方式:司铎唱出邀请;全体跪下默祷;然后司铎以全体名义,唱出祷文。
在圣周五,“公祷”(信友祷文)以隆重的方式,宽广的意向,配合这重要的时刻,为教会及世界重要和迫切的需要祈求。正如圣女大德兰所说:“当世界正被焚烧,我们不能只为小事祈求。”
在诵读耶稣受难史以后,人类以有限的唇舌,向天父呈上他圣子为我们及世界所做的;我们怀着信心祈求,深信天父因他圣子的功劳,永不会拒绝我们。
3.朝拜十字架
a.朝拜十字架,犹如继续宣告基督受难及死亡。4世纪,在耶路撒冷,已有把海伦娜皇后(君士坦丁之母)所发现的十字圣木,于圣周五作公共朝拜的礼仪。
b.9世纪,罗马开始在朝拜十字架时,咏唱“苦难歌”及“三圣颂”。
“苦难歌”给朝拜十字架加添人性的味道,让我们深刻体会基督苦难的人性一面。基督在受难时,不出半句埋怨,他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默不作声;他温顺地让人领他到十字架上,将他钉死。
“苦难歌”宛如一首诗,它并非表达基督的苦辱,而是表示我们的认罪,是我们痛心地看见基督被钉十字架上,遂发自良知的自责。
“三圣颂”:“神圣的天主,神圣而有大能者,永生的天主,请垂怜我们。”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它宣告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是天主,因而给“苦难歌”所形容的基督被钉的人性一面,加以平衡。即使在这极度谦卑的时刻,基督从未停止他作为天主子的身份。
4.领圣体
圣周五领圣体有着特别意义。这强调我们与在十字架上被撕裂及刺透的那位的身体结合。我们与基督结合,是为先分受他的苦难与死亡,才能分享他的光荣复活。
圣周六
1. “到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做的一切工程。”(创2:2)教父们在基督奥迹的光照下,解释此段圣经。基督在这周的第一天进入耶路撒冷,开始新的创造工程,在第六天,他死在十字架上时,完成了这工程,并在圣周六休息,停止他的工程。圣周六是基督休息之日;他被埋葬,安眠在坟墓中。
a.有一篇古老的圣周六讲道说:“发生了什么事?今日大地一片寂静,万籁无声,一片荒凉。万籁无声,因为君王睡着了;大地寂静战栗,因为天主在肉躯内安眠……天主在肉躯内死了。”
b.宁静、举止沉重、荒凉感,低首沉思,都是圣周六的典型气质。我们以外在的表现,来对基督所做的表示惊讶和爱慕之情。教堂内只听到咏唱日课的声音。祭台赤露,不举行弥撒圣祭;只给临终者送临终圣体。
2. 圣周六,教会在主的墓旁守候,默想他的苦难死亡。
复活节守夜礼
圣奥斯定称复活节守夜礼,是一切守夜礼之母,因为全年所有守夜礼(其他庆节的守夜礼、亡者守夜礼等等),都由复活节守夜礼取得意义,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延伸着复活节守夜礼的效果。圣奥斯定说:“我们在这晚上守夜,以纪念吾主的埋葬:基督安眠时,我们为他隆重守夜;好使当我们安眠时,基督也为我们守夜;以致当我们起来时,能看见他。”(意译)
复活节守夜礼有四个部分:光的典礼、圣道礼仪、洗礼及重宣圣洗誓愿及感恩圣祭。整个庆典的核心是圣洗及感恩圣祭。正如四旬期聚焦于天主圣言,为皈依、忏悔及准备洗礼,复活节聚焦于圣洗及圣体圣事。
1.光的典礼
a.“光”是复活节守夜礼不可或缺的部分,极具象征意义。首先,我们重温在时间之初,光的创造;天主说:“有光”。由于他的复活,基督成为世界的光。其次,我们以光作标记,显示已受洗的人,在主内成了光明。
b.在古代,点灯或燃点蜡烛是重大庆日前夕守夜祈祷的一部分。燃点复活蜡烛就是举行烛光礼的隆重方式。
主礼在复活蜡烛刻上十字圣号、希腊字母Α和Ω,和该年份的四个数字,说:“基督过去和现在,元始和终结……时间属于他,世代属于他,愿光荣和权力都归于他……”这是为宣认教会的信仰:基督以他的复活,赚得统驭一切世代的绝对之权;“他”就是基督徒宇宙观的关键。把当年年份的数字,写在复活蜡烛上,表示“这一年”,也是“主的一年”;“这一年”属于他。
游行时,执事或司铎三次宣告“基督的光”,并徐徐把复活蜡烛的光传给信众。这时,复活蜡烛象征基督:他是我们的光明。燃点的复活蜡烛,走在游行之前,使我们记起选民出谷之时,火柱走在前面,引领选民走向福地。我们也在基督引领下,出离“罪恶的奴役”,到达“选民”的自由境地。
c.“复活宣报”是4世纪时的圣歌,据称由圣盎博罗削所撰。隆重宣告基督在“这一夜”复活。故此歌词强调“这一夜”。这一夜,正是出谷之夜、洗礼之夜、复活之夜。
“复活宣报”如诗如画地赞叹天主的深情大爱;他竟把他的圣子,连同他那无法估量的宠爱,交付出来。
2.圣道礼仪
a.今日,礼仪安排共9篇读经,包括书信及福音。细看旧约读经,可归纳出一些核心主题:创造、出谷、教会、普世救恩、智能的洗礼、重生的洗礼。简而言之,读经环绕着创造及救恩。
b.可是,读经不单为重温天主在救恩史上所完成的事;读经后的祷文,都肯定天主“过去”所做的,他“今天”仍要做;他应许给亚巴郎的,以及透过先知所应许的,现在,他要在圣洗圣事中使之完成。所不同的是,他所实现的,比他所应许的还要惊人。
c.读毕旧约,咏唱“光荣颂”,并雀跃地打响教堂的钟声。读毕书信,隆重咏唱“阿肋路亚”,一次比一次提高声调,一次比一次隆重。由此时起,直至下一个四旬期,“光荣颂”与“阿肋路亚”,不停地使我们记起今晚——这夜中之夜,这守夜之母。
3.洗礼及感恩祭
1.洗礼与感恩祭两件圣事,使我们所遵行的四旬期、圣周及逾越节三日庆典,达致高峰。一个完整的逾越节守夜礼,必然包括圣洗、坚振及共融圣事,或简称“入门圣事”。整个四旬期、整个逾越节守夜礼,尤其读经安排,都指向洗礼的举行。
2.会众重宣领洗誓愿,也使逾越节守夜礼得以圆满。或者说,为基督徒团体而言,这是他们所遵行的四旬期,所指向的高峰。故此,重宣领洗誓愿,更加值得注意,仔细策划,并配合教理讲授。为我们已领洗的人,重宣领洗誓愿,表示我们决心委身,正如圣盎博罗削所说:“依附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依附他的钉,不要让魔鬼将我们从十字架上诱骗下来。”
复活主日
1. “主复活了!”及响应:“他真的复活了!”东方基督徒喜欢以这对话,作为复活期五十天,直至五旬节的互相问候。事实上,复活期五十天,代表漫长无尽的欢乐。复活期以五旬节为高峰,正如基督的复活,以圣神的倾注,达致高峰。
2. 复活期的弥撒和日课,都充满了“阿肋路亚”。“阿肋路亚”,复活的欢呼,回荡于整个复活期。
3. “光荣颂”是另一项复活期的重点。虽然它以天使在圣诞夜的歌声开始,其实它的起源,与复活节有关。
4. 五十天之久,复活蜡烛都供于圣所。复活蜡烛极宜放在读经台旁。复活期内,每次举行弥撒和颂读日课,以及每次举行洗礼,都点燃它。
圣盎博罗削写道:“我们不单要守住基督受苦之日,也须守住他复活之日,好使我们有一天的苦涩,也有一天的喜乐。”(书信23)。这就是神圣的逾越节三日庆典:基督受苦、被埋葬和复活。
始于3世纪戴尔都良时期,圣周五与圣周六都是守斋的日子,而复活节是庆祝的日子。这两天的守斋,是为慕道者受洗前的最后准备,而基督徒团体也与他们一起守斋。由于领圣体被认为是开斋,故此圣周五及圣周六,都不举行弥撒。
庆祝始于复活节守夜礼,当候洗者领洗时、当基督徒团体重宣圣洗誓愿时,以及当复活基督主持他体血的复活之宴时。复活主日是节日中的节日,延伸至八天,八日都仍是复活主日。
圣周四
1. 7世纪前,罗马教会都在圣周四早上,主教在信友面前,接纳公开忏悔者,以结束四旬期。
2. 是日黄昏,举行另一台弥撒,约在第10世纪时,这弥撒用以纪念“主的晚餐”。于是,逾越节三日庆典便以纪念“主的晚餐”作为隆重开始。
3. “濯足礼”,在5世纪的耶路撒冷教会已经举行;后来也被东西方其他教会采用。应注意感恩祭与“洗脚”的联系。“洗脚”不当流于只为戏剧地重演耶稣在最后晚餐所做的。若望福音中,没有建立感恩祭的叙述,但所记载的“洗脚”,就是感恩祭的具体象征:谦逊服务,以说明感恩祭的所有内容。“洗脚”是感恩祭的图像和象征。
4. 迁供圣体:弥撒后移离未领完的圣体,是一古老习惯;随着13世纪教宗乌尔班四世推行圣体圣血节,圣周四黄昏弥撒后恭移圣体,渐以隆重的方式进行。
5. 卸下祭台布,是一古老做法,显示感恩祭已告结束,正如在隆重晚宴后,清除餐桌布。
主受难的圣周五
1.救主受难纪念
a.因为按照古老的传统,圣周五要守斋,故此是日不以感恩祭方式来纪念救主的受难。
b.救主受难的纪念方式,基本上是圣道礼仪、朝拜十字架,及领圣体。礼仪的核心是宣读救主受难始末。借此,基督受苦死亡的事件,在某程度上,重温和重现于会众前。
c.礼仪约在下午三时举行,是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间。这是刻意的安排,在基督死亡的时间举行礼仪;我们并不单纯纪念往事,而是该事件于此时此刻的真实体现。
2.圣道礼仪
a.诵读耶稣受难史,是整个礼仪核心所在。圣奥斯定在一次圣周五讲道中,很实际地说:“当我们重温基督的苦难时,我们有如亲眼目睹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可以说,诵读耶稣受难史时,我们如同站在十字架下的圣母,及耶稣所爱的那一位门徒,亲身经历耶稣苦难的事实。基督亲临他的圣言内,连同他受难至死的事实,也临现我们眼前。
b.公祷(信友祷文),总结圣道礼仪。它的格式跟随罗马教会所用的古老方式:司铎唱出邀请;全体跪下默祷;然后司铎以全体名义,唱出祷文。
在圣周五,“公祷”(信友祷文)以隆重的方式,宽广的意向,配合这重要的时刻,为教会及世界重要和迫切的需要祈求。正如圣女大德兰所说:“当世界正被焚烧,我们不能只为小事祈求。”
在诵读耶稣受难史以后,人类以有限的唇舌,向天父呈上他圣子为我们及世界所做的;我们怀着信心祈求,深信天父因他圣子的功劳,永不会拒绝我们。
3.朝拜十字架
a.朝拜十字架,犹如继续宣告基督受难及死亡。4世纪,在耶路撒冷,已有把海伦娜皇后(君士坦丁之母)所发现的十字圣木,于圣周五作公共朝拜的礼仪。
b.9世纪,罗马开始在朝拜十字架时,咏唱“苦难歌”及“三圣颂”。
“苦难歌”给朝拜十字架加添人性的味道,让我们深刻体会基督苦难的人性一面。基督在受难时,不出半句埋怨,他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默不作声;他温顺地让人领他到十字架上,将他钉死。
“苦难歌”宛如一首诗,它并非表达基督的苦辱,而是表示我们的认罪,是我们痛心地看见基督被钉十字架上,遂发自良知的自责。
“三圣颂”:“神圣的天主,神圣而有大能者,永生的天主,请垂怜我们。”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它宣告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是天主,因而给“苦难歌”所形容的基督被钉的人性一面,加以平衡。即使在这极度谦卑的时刻,基督从未停止他作为天主子的身份。
4.领圣体
圣周五领圣体有着特别意义。这强调我们与在十字架上被撕裂及刺透的那位的身体结合。我们与基督结合,是为先分受他的苦难与死亡,才能分享他的光荣复活。
圣周六
1. “到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做的一切工程。”(创2:2)教父们在基督奥迹的光照下,解释此段圣经。基督在这周的第一天进入耶路撒冷,开始新的创造工程,在第六天,他死在十字架上时,完成了这工程,并在圣周六休息,停止他的工程。圣周六是基督休息之日;他被埋葬,安眠在坟墓中。
a.有一篇古老的圣周六讲道说:“发生了什么事?今日大地一片寂静,万籁无声,一片荒凉。万籁无声,因为君王睡着了;大地寂静战栗,因为天主在肉躯内安眠……天主在肉躯内死了。”
b.宁静、举止沉重、荒凉感,低首沉思,都是圣周六的典型气质。我们以外在的表现,来对基督所做的表示惊讶和爱慕之情。教堂内只听到咏唱日课的声音。祭台赤露,不举行弥撒圣祭;只给临终者送临终圣体。
2. 圣周六,教会在主的墓旁守候,默想他的苦难死亡。
复活节守夜礼
圣奥斯定称复活节守夜礼,是一切守夜礼之母,因为全年所有守夜礼(其他庆节的守夜礼、亡者守夜礼等等),都由复活节守夜礼取得意义,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延伸着复活节守夜礼的效果。圣奥斯定说:“我们在这晚上守夜,以纪念吾主的埋葬:基督安眠时,我们为他隆重守夜;好使当我们安眠时,基督也为我们守夜;以致当我们起来时,能看见他。”(意译)
复活节守夜礼有四个部分:光的典礼、圣道礼仪、洗礼及重宣圣洗誓愿及感恩圣祭。整个庆典的核心是圣洗及感恩圣祭。正如四旬期聚焦于天主圣言,为皈依、忏悔及准备洗礼,复活节聚焦于圣洗及圣体圣事。
1.光的典礼
a.“光”是复活节守夜礼不可或缺的部分,极具象征意义。首先,我们重温在时间之初,光的创造;天主说:“有光”。由于他的复活,基督成为世界的光。其次,我们以光作标记,显示已受洗的人,在主内成了光明。
b.在古代,点灯或燃点蜡烛是重大庆日前夕守夜祈祷的一部分。燃点复活蜡烛就是举行烛光礼的隆重方式。
主礼在复活蜡烛刻上十字圣号、希腊字母Α和Ω,和该年份的四个数字,说:“基督过去和现在,元始和终结……时间属于他,世代属于他,愿光荣和权力都归于他……”这是为宣认教会的信仰:基督以他的复活,赚得统驭一切世代的绝对之权;“他”就是基督徒宇宙观的关键。把当年年份的数字,写在复活蜡烛上,表示“这一年”,也是“主的一年”;“这一年”属于他。
游行时,执事或司铎三次宣告“基督的光”,并徐徐把复活蜡烛的光传给信众。这时,复活蜡烛象征基督:他是我们的光明。燃点的复活蜡烛,走在游行之前,使我们记起选民出谷之时,火柱走在前面,引领选民走向福地。我们也在基督引领下,出离“罪恶的奴役”,到达“选民”的自由境地。
c.“复活宣报”是4世纪时的圣歌,据称由圣盎博罗削所撰。隆重宣告基督在“这一夜”复活。故此歌词强调“这一夜”。这一夜,正是出谷之夜、洗礼之夜、复活之夜。
“复活宣报”如诗如画地赞叹天主的深情大爱;他竟把他的圣子,连同他那无法估量的宠爱,交付出来。
2.圣道礼仪
a.今日,礼仪安排共9篇读经,包括书信及福音。细看旧约读经,可归纳出一些核心主题:创造、出谷、教会、普世救恩、智能的洗礼、重生的洗礼。简而言之,读经环绕着创造及救恩。
b.可是,读经不单为重温天主在救恩史上所完成的事;读经后的祷文,都肯定天主“过去”所做的,他“今天”仍要做;他应许给亚巴郎的,以及透过先知所应许的,现在,他要在圣洗圣事中使之完成。所不同的是,他所实现的,比他所应许的还要惊人。
c.读毕旧约,咏唱“光荣颂”,并雀跃地打响教堂的钟声。读毕书信,隆重咏唱“阿肋路亚”,一次比一次提高声调,一次比一次隆重。由此时起,直至下一个四旬期,“光荣颂”与“阿肋路亚”,不停地使我们记起今晚——这夜中之夜,这守夜之母。
3.洗礼及感恩祭
1.洗礼与感恩祭两件圣事,使我们所遵行的四旬期、圣周及逾越节三日庆典,达致高峰。一个完整的逾越节守夜礼,必然包括圣洗、坚振及共融圣事,或简称“入门圣事”。整个四旬期、整个逾越节守夜礼,尤其读经安排,都指向洗礼的举行。
2.会众重宣领洗誓愿,也使逾越节守夜礼得以圆满。或者说,为基督徒团体而言,这是他们所遵行的四旬期,所指向的高峰。故此,重宣领洗誓愿,更加值得注意,仔细策划,并配合教理讲授。为我们已领洗的人,重宣领洗誓愿,表示我们决心委身,正如圣盎博罗削所说:“依附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依附他的钉,不要让魔鬼将我们从十字架上诱骗下来。”
复活主日
1. “主复活了!”及响应:“他真的复活了!”东方基督徒喜欢以这对话,作为复活期五十天,直至五旬节的互相问候。事实上,复活期五十天,代表漫长无尽的欢乐。复活期以五旬节为高峰,正如基督的复活,以圣神的倾注,达致高峰。
2. 复活期的弥撒和日课,都充满了“阿肋路亚”。“阿肋路亚”,复活的欢呼,回荡于整个复活期。
3. “光荣颂”是另一项复活期的重点。虽然它以天使在圣诞夜的歌声开始,其实它的起源,与复活节有关。
4. 五十天之久,复活蜡烛都供于圣所。复活蜡烛极宜放在读经台旁。复活期内,每次举行弥撒和颂读日课,以及每次举行洗礼,都点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