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慕道班”再认识


2003-12-08 11:05:09 作者:孙班 来源:信德报(第201期)

    现在教会讲“新福传”,新福传下的慕道班也应该有些新的东西在里面,传统意义上的慕道班不是不好,而是有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合新形势下的“新福传”,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目前的天主教会,不再对慕道班做相应的调整,不仅不利于广传福音,而且会对福传造成阻碍。下面的几点浅见是我对当前慕道班的再认识:
    1、望教者领洗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信仰不是知识”。可是我们很多堂口,在慕道班中对望教者的培育恰恰就是注重信仰知识、教会知识的灌输。下面一种普遍的情形就是明证,在教堂的院子里,一位教外朋友问一位看来很是虔诚的教友:“我想领洗,该怎么办?”那位教友回答他:“你该学要理,上慕道班”。其实我们满可以借此机会对这位朋友好好讲一讲耶稣和他的福音,但是,我们又有几位教友这样做了呢?
    我们再回来看看领洗前的所谓“考试”,也是要了解望教者掌握了多少《进教要理》,是不是口若悬河地背诵如流。以为望教者掌握的要理越多,将来就越不可能冷淡,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认识!在领洗前,对老年望教者或不识字的望教者可以“网开一面”,对其他的望教者则“铁面无私”,领洗前的询问让望教者也如学生考试般如履薄冰,这是不是很矛盾的做法?是不是应该引人深思?我不是说这种培育不好,而是说慕道班的带领者如果把望教者领洗的标准定格在要理知识掌握的多少上,那就是“舍本逐末”!
    我认为决定望教者是否应该领洗的标准是:望教者本人的生命是否有了转变,他对自己从前的生活和今后的生活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这种转变并不需要什么“巨大”,也不需要什么“深刻”,只要生命有所转变就可以。我们都知道信仰是生命,是爱与爱的交流,是心与心的相印,是人灵性的转变,那就让我们想办法把这生命传递给望教者,而不是“教育”给望教者。
    2、慕道班的带领者应该在望教者领洗之前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或探望
    这样做可以让望教者感受到教会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基督的爱,在做家访或探望的同时也可多了解望教者的自然情况,关键是可以通过与其家人的沟通与谈话,了解到望教者本人自望教以来,在生命上是不是真正发生了转变。一个望教者的生命是不是发生了转变,其实,他的家人最具有发言权,其中道理不言自明。当然,这种家访与探望在事前要征得望教者本人的同意。
    3、慕道班的活动可以借多种方式进行
    慕道班的活动我认为应该是“双向互动式”的,即:拿出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让望教者说话,让他们谈体会心得,让他们欢笑哭泣,这样的慕道就是活的、富于生命的。
    现在,很多堂口慕道班的带领者都是修女或修士,而且大多是“一人负责制”,一个人负责一个班,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这种方式不利于进行“双向互动式”的交流。
    有活动地点的堂口,应设多个慕道班,将望教者分在不同的班内;没有条件的堂口在慕道班可多设几个人来带领,以便于进行分组分享。这就存在一个带领者人手不足的问题。我觉得这好解决,可以选择几名教友来担任慕道班带领者。这样的教友应该信德好、信仰素质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要担心教友带慕道班会将道理讲错,开始的时候慕道班中的教友带领者,只是负责对望教者的信仰分享,到了一定时候再讲要理,就可消除这种担心。关键是要信任教友、发动教友。其实,在教友中也不泛神学要理佼佼者,而且他们的信仰经验、生活见证,对望教者而言,吸引力更胜于要理知识的枯燥讲授。
    慕道班在福传一线,慕道班办得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福传的效果。重要的是我们教会的各个堂区应该充分认识到大陆天主教福传的紧迫性,压力产生动力,转变观念,敢于创新,集思广益,并且与各堂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想方设法办好慕道班。

本文标题:“慕道班”再认识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